Thursday, August 16, 2007

「口唱心和」 聖詩分享

本期博客特別為您介紹聖詩本「口唱心和」裏面幾首多年來膾炙人口的聖詩。願我們心裏常湧出美詞來歌頌那愛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 (最近,我們另外開了「聖詩分享」的博客專欄,若有興趣,請至 http://dkhwang.blogspot.com/ 瀏覽,謝謝。)

252 我心灵真渴慕圣灵来充满我

这首短诗讲到一个人生命的成长 –从渴慕圣灵的充满,到切切恳求主。很多时候基督徒渴慕圣灵充满的经历,可是忘了赐圣灵的主是一切恩赐的源头。新约里十五次讲到圣灵充满的地方,几乎每一次都是说「被」圣灵充满,是被动的。圣经里教导我们要追求爱,追求公义,追求和睦,但是没有要我们追求圣灵充满。是的,我们需要圣灵充满,过一个满有圣灵的生活。但我们怎么能得着呢?第一:都在乎赐恩的主;第二:「切切恳求主」是我们要付的代价。耶稣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

91 罪的重担将我捆住 (He Touched Me)

这首诗歌作於1963年,在印第安那州的一场大复兴的聚会之后连夜赶成。整个事情的传奇进过请参阅http://www.elvis.com.au/presley/he_touched_me.shtml。作者Bill Gaither,是美国现代最伟大的福音诗歌作曲家和演唱家(Gaither Trio),1982被选入Gospel Music Association Hall of Fame,2004年被美国作曲家协会ASCAP选为二十世纪 Christian Songwriter of the Century。他的诗歌收录在「口唱心和」里的,另有「自我进入主的国度」(171)和「人生在世如客旅」(24)。猫王Elvis Presley 1971年和The Imperials联手灌录这首歌,收录在He Touched Me的唱片专集发行,畅销一时,次年使Elvis获得Grammy Award。

107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这首赞美诗是根据诗篇一百五十篇,一字不改,一字不加,一字不漏地谱上中国的调子写成的,多年来在北美的中国教会中极受欢迎,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不用加油添醋,不想出奇制胜,乃是用神自己的话来赞美他。「不會禱告,讀詩篇;不會做人,讀箴言。」多讀詩篇,另有个益处就是帮助我们赞美神。

81 我心尊主为大

这是另一首经文诗歌,传统上叫作「马利亚的赞美诗」。原文在路加福音一章46、47节:「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 神我的救主为乐。」教会今年的标杆:「尊神为大」也是出于此处。当我们尊主为大的时候,我们里面很自然地涌流出那「说不出来、满有容光的大喜乐」(彼前1:3)。

42 神哪! 求你鉴察我

这也是首经文诗歌,作者大衛王,原文見诗篇139:23、24。「 神阿、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甚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有的時候主把難處加給我們,為著是要「试炼我」,使我們知道自己的意念。人貴自知。「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神在引導我們走永生的道路之前,先要幫助我們有自知之明,所以我們應該感謝他的鉴察和试炼。這都是與我們有益的。讚美主。

要有愛人的的存心

慈恩至高

有一天下午,亞歷山大大帝發現他年輕的侍從人員因爲疲勞過度在花園的椅子上打起瞌睡來了。亞歷山大為著好奇,很快地偷看了侍從衣袋裏的家信,短柬的内容大致講到母親勉勵兒子忠實服務,必蒙上帝的保守。皇帝深受感動,就拿出一包金幣連同原來的那封信「完璧歸趙」地放囘衣袋裏去,然後返回室内再按鈴呼喚。侍從驚醒匆匆趕來伺候。就在這時候,他也發現衣袋多出來的東西,便惶恐萬分匍匐在地轂愫戰抖,極力辯稱一定有人陰謀陷害,求大王開恩!

亞歷山大笑著說道:「這是你的好運,好運總是乘人熟睡的時候來到的(Good luck always comes to us in the dream)。你可以把那包金幣寄給你的母親,並代我問候老人家好。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

二次大戰初期聖誕節前,小羅斯福(FDR總統的兒子,當時在太平洋戰區服役)到機場要搭機飛囘美國本土。那時候由於為了減少日機空襲造成的損害,客機班次太少,多數人都因購不到機票而與櫃檯服務員爭吵不休,其中有一位軍士爭執尤爲激烈,一再聲稱自己母親病重,必須搭乘當天的班機趕回家去探望。

小羅斯福看到這個情形,立刻請勤務兵出面把機票讓給那位軍士,自己默默地改搭下次班機。事後,他的機師朋友對他說:「那人所說不一定是真的。」小羅斯福囘答說:「慈恩是至高的。軍士之言與其信其無,不如信其有。我雖然是國家的少將,而他卻有母親。」

情深似海

親情深似海。 我們的母親生我育我,恤勞一生,縱盡終身之孝思,亦難報答於萬一。母愛偉大。 母愛也是世界上最為人樂道、稱道的愛。從上面大人物的兩個小故事裏, 我們不難看見從母愛引發的愛 – 在亞歷山大的故事中,是君臣之愛,是帝王將相和凡夫俗子之間的愛; 在小羅斯福的軼事中,是袍澤之愛,是長官和從屬之間的愛。這種引發的愛,這從一種愛導致或產生另外一種的愛, 由外觀之,我們管它叫存心的愛;由内觀之,就是「愛人的的存心」。神是一切愛的源頭, 天下人間所有的愛都導發於祂, 所以我們來思想愛人的的存心這個題目,我們是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作爲大前提。

在乎存心

我們人一切看得見的言語、動作、擧止、行爲都是根據看不見的存心。存心是人的動機,是人的企圖,是一切生命的原動力。孫子兵法曾講到:「攻心爲上,攻城為下。」蘇洵也說:「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制敵。」在日常生活的用語中,「存心」和「故意」常常交換使用。中文聖經用「故意」(10次)往往是負面性的,譬如說「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希10:26);譬如說在羅馬書一章二十八節提到:「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 神。」在这里Bible in Basic English英文的版本作:And because they had not the mind to keep God in their knowledge。“Had not the mind” 中文直譯就是「沒有心」或「不存心。」這是存心負面的使用。存心正面的使用跟「故意」有關聯的地方,中文聖經则用「定意」(45次)來表達,其中大部分是正面的,譬如說「约沙法便… 『定意』寻求耶和华」(歷代志下20:3)「耶和華卻『定意』〔或作喜悅〕將他壓傷」(以賽亞書53:10)「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路9:51)保羅在勉勵腓力比人要竭力追求基督的時候是這麽說的:「總要存這樣的心.若在甚麼事上、存別樣的心、 神也必以此指示你們。」(腓3:15)所以,我們的「存心」,我們的「定意」還是需要常常接受神的指示和聖靈的調整,因爲箴言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箴言21: 2)意即我們的存心到底正不正還要靠神的衡量。這種時常靠主,求主監察的心態應當是一個基督徒的基本生活態度和人生哲學,因爲我們太容易自欺了,太容易自以爲是了。信徒跟主耶穌的關係是枝子和葡萄樹的關係、離了祂、我們不但就「不能作甚麼」(約15:5),我們也甚麼都不能作(約5:19)。

存心愛人

讓我們囘頭再看看那兩個「愛的故事」。在亞歷山大,我們看到愛是付出,愛是給與;在小羅斯福,我們看到愛是犧牲,愛是捨棄。他們都沒有理由做出那樣的付出、那樣的犧牲,可是他們因著更高層次的愛,而使他們「不按牌理出牌,」歡歡喜喜地做出「成人之美」的事,這就是叫「存心愛人」: 定意要「倒出生命來使人得幸福;捨棄安寧來使人得舒服。」我們的主就是這樣的:祂「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主的死是存心的死,主的愛是存心的愛。我们人類如果可愛,耶穌為我們死還有理有據, 因爲錦上添花本是人之常情,天上想必沒有例外。可是我們是背逆神、頂撞神的,本當受永遠的刑罰。 在這種大前提下耶穌為我們死,祂的付出、祂的犧牲就有超然的意義和永恒的價值。保羅在他最偉大的書信 – 羅馬書 – 裏面最核心的部分,就把這個真理一語道破:「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羅5:7)

為敵人找藉口

中國五千年的历史一再強調從一個人為何死、如何死看出他生命的價值。历世历代中我們看到有爲天賦理念而死的(如伯夷、叔齊兄弟),有爲國家民族而死的(如岳飛、文天祥等輩), 也有「士爲知己而死」的(如專諸、荊軻之流)。 其實西方社會也有同樣的講究, 希臘偉大晢人蘇格拉底之死由他的弟子柏拉圖寫來是最動人心弦的故事: 雅典市政府說他巧言惑衆,貽誤青年,賜他服毒自盡。那夜他慷慨服毒,門徒們忍痛陪著,蘇氏卻從容闡發真理,侃侃而談,神色自若。最後他的名言是:「想起來我還欠某人一隻公鷄沒有還。」 囑咐門人送去,不要忘記,免得辜負別人。 這是他斷氣以前最後的一句話。

「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 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我嘗讀耶穌最後一夜在伯大尼樓上和祂門徒的長談 (約翰13 - 17), 深覺這段動人的議論更勝過蘇格拉底臨終之言千百倍。而耶穌在十架七言中的那句話:「上帝啊,寬恕他們, 因爲他們所為出於無知」(林語堂譯)更是看到耶穌的偉大,為常人所不能及。 耶穌所以能夠這樣不但為自己的仇敵禱告,還替他們尋理由、找藉口, 不是他的修養有多好,品格有多高。 「士可殺不可辱,」可是救主是受盡了人間一切的羞辱後才上十字架的。 試問扒光你的尊嚴到體無完膚的地步,看看你的修養還剩下多少?所以, 不是修養程度的高下, 而是生命能力的表現, 至極之愛的流露。猷太人要置耶穌於死地, 難道這位無所不知「與神同等的」不知道嗎?他們用心之險惡,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到一個地步, 甚至連裝聾作啞的彼拉多都 「曉得祭司長是因為嫉妒才把耶穌解了來。」(可15:10)在公會的審判中,耶稣是因着「褻瀆神」而被定死罪的。但是在巡撫彼拉多(A.D. 26 - 36)面前, 祭司長們却是用「颠覆」(Treason)的罪名告他,(路23:1-14)因為对羅馬政府来講, 只有這樣做才能保證給耶稣一張通向死亡的免費通行證(free pass),小偷和強盜是「不配」上十字架的。他們的處心積慮正像「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為仇敵找藉口,沒有理由找理由, 這就是「愛人的存心。」

「人子來」

在福音書裏面,當耶穌快要去耶路撒冷上十字架前,在很短的時間裏(耶穌在比利亚的服事一共才四個月)他兩次提到「人子來。」起先是在約旦河外,他對門徒講:「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45)然後在耶利哥撒該的家,他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人子來」 是何等大的一個大題目!當主耶穌提到人子來如何如何,他是在告訴人說他來的目的和使命。套用今天企業界的術語,就是耶穌把他的Mission Statement給我們。抓住這兩節經文,我們對耶穌為何而來,一目了然:他來是為了佈道(路加福音),也是為了服事(馬可福音)。佈道是使不信主的能信主,服事(培靈)是使信主的更加愛主。佈道在先,服事跟進。服事主是教會佈道的目的(Saved to Serve);佈道是教會服事的延伸(Serve to Save)。不管佈道或服事,都是因著愛的原故。不僅如此,雖然在那兩節經文中「愛」這個字沒有出現過,但是呼之欲出,用意非常明顯:因著愛,主才來尋找我們(九十九羊的比喻);因著愛,主才來服事我們(耶穌為門徒洗腳)。在尋找、服事的下一步,我們才看到拯救和捨命。所以,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愛在先,捨命在後」的基本原則。今天最有效的傳道,是言傳加上身傳。言傳身教,使「話」成肉身,福音立體化。有很多人「聼」了福音多年未信,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福音,才接受主。這個能使他「看到」是聖靈的工作,也是我們生活的見證,好叫基督的愛「活畫在人的眼前。」(加3:1)因此,我們在尋求服事主更有效的途徑之時,我們在傳講「主的捨命」之際,應當求主常給我們「主捨命的大愛」,讓他那種愛的目的成爲我們的目的,更讓他那種愛的存心成爲我們的存心。前者是客觀事實的了解;後者是主觀經歷的實踐。我們難道能不愛人而救人?我們難道能不愛靈魂而救靈魂?這是個基本的問題。

一個愛的故事

一般人對「愛」的了解,以爲她純粹是屬於感性的,非屬理性,既然如此,就不須要用意志。不錯,愛有一大半是感情, 神也要我們用我們的感情來愛祂、來彼此相愛。可是,感情不等於「感情用事」。感情和感情用事的不同,就好像「狗」和「熱狗」的不同一樣,它們完全是兩碼事。如果愛裏沒有意志的成份,我們的愛容易被「表面的喜好」和「短暫的取捨」左右,而因此失去那種「當仁不讓」、「該作甚麽就作甚麽」的大愛。下面是一個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真實故事(注):

紐約市地鐵總站(Grand Central Station)訊問台上的大鈡指著六點差六分,一個年輕高大的軍官快步地從月臺的另一頭走過來。 當他擡頭看了時間以後,稍爲鬆了一口氣,可是他還是很難壓抑心中的激動和興奮, 因爲再過六分鐘, 他就要與那位在過去十三個月在他心目中佔據了非常特別地位的一個女人見面。雖然伯藍福中尉(Lieutenant Blandford)從來沒有見過她的面,然而經由書信往返, 她的話卻深深的打動他的心, 使他在槍林彈雨的戰地不避艱險地繼續支撐下去。 他特別記得有一次他的飛機被一群零式戰鬥機圍困,他和敵機近到一個地步他可以很清楚地看見日本駕駛員猙獰的面孔…

在有一次通信裏,伯藍福向她很坦誠地表白他内心的缺乏安全感。就在那次激烈的空戰前,她的信翩然而至:「哦!我了解你的懼怕… 懼怕的心,所有的勇敢的人都會有的。 難道說大衛王就沒有恐懼麽?他有的。 所以他才寫了詩篇二十三篇。 下次你如果面臨恐懼、失去信心,我要你聼我為你唸:『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不是嗎?在那場戰役當中, 他好像聼到她假想中朗誦的詩篇是那麽樣的清晰,使他再度化險爲夷。 現在,他即將聼到她本人的聲音了。六點差四分。他的心跳隨著距離約會時間的縮短,而加快起來了。

地鐵總站大廳的圓頂下,下班時間的人潮洶湧、紅男綠女、穿流不息,使他更加緊張。這時,有一個女孩子朝著他走過來。 伯藍福中尉聚精會神地看著她, 她衣領上確實別著一朵紅色小花, 可是那不是他們信上所約定的紅玫瑰, 何況她太年輕, 看起來只有十七八歲的模樣。梅娜(Holley Meynell)曾經很坦白地告訴他說她已經三十了,他囘信說: 「我三十二。」 (其實他才29)
既然不是梅娜,他的腦子很快地轉到那本書上去。一年多前,伯藍福剛調到佛羅里達州的基地受訓。 他非常確定是上帝把那本書從成百上千的陸軍圖書館的書中間, 特別挑出來放在他的手中的。 那本書的書名是:世人的捆綁(Of Human Bondage)。書中到處充滿了出自一個女人筆跡的眉批。 伯藍福平素並不喜歡看書的時候在書上寫字, 可是這個人的見解和手筆與衆不同。從字裏行間伯藍福非常驚訝一個女人會對男人有如此深刻的了解, 不覺為之傾動。她的名字就在封裏:Holley Meynell。以後的幾天中,伯藍福找到一本紐約市的電話號碼簿, 找出梅娜的地址,然後寫了信,她也囘覆,第二天,他就被調到前綫。他們之間的魚雁往返,從此以後就沒有斷過… 這十三個月裏,梅娜是一個忠實的筆友,甚至當伯藍福的信沒有及時寄到時, 她還是照常地寫。現在,他很明確的知道他們是墜入愛河了。

可是,他雖然一再要求,Meynell 卻始終不肯答應的是寄給他自己的像片。 為這件事,他有一度很不釋懷。她的解釋是:「如果你希望很真實又很誠實地想要來暸解我,我的長相並不重要。假如說我很漂亮,那麽我會對你因著我的外貌喜歡我而感到厭惡; 假如說我長得不過如此(我想你須要多一點有這方面的心理凖備),那麽我會以爲你跟我通信是為了滿足一個戰士孤單的心情。不,我不會寄給你我的照片。當我們在紐約見面,你看到了我以後,到那時要分、要離你再作決定,我們雙方都可以終止這個關係。」

六點差一分了,伯藍福變得非常緊張起來。突然,他的心跳加速到一個地步比他駕駛的飛機還快。一個年輕的女人朝他而來。他長的婷婷玉立,卷卷的金髮很宜然地披在小巧的耳朵後面,她藍色的眼睛簡直比花朵還美, 她淡紅色的臉頰和嘴唇比小鳥還巧, 穿著一襲綠色的洋裝,她整個人就好像春的降臨。 伯藍福情不自禁地往前衝了半步, 完全忘了注意她的衣領上沒有配戴花,或任何東西。 當伯藍福和她打了一個正對的照面時, 她閃開了半步,繼續往前走,同時輕輕地丟了一句話:「戰士,請讓開一點兒。」伯藍福愣了半秒鐘,就在這個時候,他看到了Holley Meynell。

她幾乎是站在那年輕女子的正後方。一個年逾不惑的女人,她灰色的頭髮散漫地壓在一頂破舊的帽子下面。 她的身體有點發胖, 微腫的腳下穿著雙平跟的鞋子, 可是在她發皺的、棕色的衣領上別著一朵紅色的玫瑰。

那個穿綠色洋裝的女子已經很快步的離開,不久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伯藍福這時候感覺好像被雷劈了兩半似的。一方面他非常想去「追」那個年輕的女子; 可是另一方面他又對這個一年多來在靈裏真實地幫助了他、 瞭解他内心深處需要的女人, 有這麽多心神嚮往的愛慕, 而她現在就站在自己面前。

這時他開始留意Meynell: 她的臉頰雖然蒼白微腫, 但倒是平易近人; 她灰色的眼睛,雖然缺乏神采,但卻帶著柔和、慈祥的光輝。

Lieutenant Blandford沒有遲疑。 他的手緊握著那本約定好用來認別自己, 封面角落已經有點兒破損的那本小書,Of Human Bondage,心裏默默地想著:「這囘事完全不會跟愛情有關了, 可是它的確是一樁很特殊 (恐怕比起愛情更要希罕)的友情,會使我一生一世都忘不了…」

他挺了挺胸膛,趨前行了個軍禮,然後把書用雙手遞給那個女人,強抑心中非常難控的失望, 對她一字一句的說:「我就是Lieutenant Blandford,妳… 您就是Meynell小姐嘍?非常高興妳願意與我會面。我可以… 我可以請您吃個晚飯麼?」

聼到他這麽說,那女人的臉上馬上閃出會心的微笑,用半容忍的口氣囘答說:「我實在不知道這是甚麽一回事。 那個穿綠色洋裝的女子幾分鐘前懇切地拜托我把這朵玫瑰花別在我的衣襟上,而且她對我說,如果你請我去吃晚飯的話, 我得告訴你,她就在車站外邊那個大的餐館裏等你。 她說,這是一個考驗的事來著。 我自己已經有兩個孩子正在軍中服役, 所以我不在乎幫這個小忙。」


(注) 取材、改寫自“Appointment with Love”by Sulamith Ish-Kishor, as found in A 3rd Serving of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by Jack Canfield & Mark Victor Hansen 1996 HCI.

Monday, August 13, 2007

「科學」在「永恆」裏的定位

一、秦始皇的秘密

1974年的春季,當時中國的西北地區在持續的旱季之下,西安市附近西楊村的村民不得不臨渴掘井,豈不知此擧竟挖掘出兩千兩百年以來中國歷史上最驚人的秘密–秦始皇的兵馬俑。八千個造型、表情各異的陶兵陶馬,佈陣待立,面向東方,隨時準備出擊來犯之敵,以保衛距其1.5公里外的秦始皇的陵寢。 關於秦始皇陵墓,《史记、秦始皇本记》中有詳細記載其興建的過程。這工程計劃動用了70萬工匠,歷時三十八年, 到秦始皇死後一年才完成。那年底,二世皇帝胡亥殺掉所有修陵的工匠滅口毀跡,從此秦始皇陵墓成爲軼事,無人知曉内中的奧密,直到兵馬俑重見天日,世人才略窺端倪。

「六王畢、四海一」當年秦統一天下的時候,秦王政自以爲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所以更號曰「皇帝」,又自定尊號為「始皇帝」,以爲世襲制度可以讓他傳位給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但事與願違,秦朝凡三君,歷十五年而亡。史書上記載秦始皇性殘忍,又迷信神仙,並「惡言死」。他一方面派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至東海求長生不老之葯,一方面又大興土木修築自己的墳墓為死後打算,準備萬年長生在冥界裏發號施令。 這,就是秦始皇「永恒」的秘密。

二、宇宙的對稱及永恒

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園序』裏曾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天地是空間,光陰是時間。我們所處的宇宙,大千世界包羅萬有,基本上不出「空間」與「時間」兩個範疇,而宇宙本身就是存在於空間加上時間的四维时空世界裏。空間有形,時間無形;空間是實際的,時間抽象的;空間包括人、事、物;時間涵蓋過去、現在、將來。空間會因著時間而改變;時間因著空間而定位。空間被時間改變是「創造」(神六天創造世界);時間被空間定位是「历史」(自從造天地以來、神「不斷」地藉著所造之物、使人可以認識祂)。從神學的角度方面來看,這個認識是經由「啓示」得來的。神在「空间」座标的啓示就是創造,神在「时间」座标上的啓示是歷史。神是自有永有的神,唯有祂不受時空的限制,因爲祂不僅創造宇宙,祂也掌管宇宙(「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 希一章3節),既是掌管,所以上帝也是歷史的主宰。在時空的對稱之間,祂是永恒的主。真正「永恒」的定義是一件事的性質不因時間和空間而改變,而神的永能和神性正是如此,在祂沒有轉動的影兒,只是我們人對永恒的觀念常常局限於時間方面的。

宇稱守恆

如果從物理学的角度方面來看,所有十九世紀發展的動量和能量守恒律(Laws of Conservation ),都是建築在「空間」與「時間」的對稱這個基礎上,因爲在一個物理系統裏,動量和能量所以物理作用前後能保持不變(守恒),是因爲物理作用不會因爲作用的時間和地點改變而改變。到了二十世紀人類發现量子力學後,物理對稱性定律(Symmetry Laws of Physics )更被物理界所重视,因爲用來作爲測定原子或分子結構的「量子數」就是從對稱這個觀念得來的。此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對空间的均匀性(动量守恒)和时间的均匀性(能量守恒)的古典观念做了某些層面的总结。到了二十年代中期,物理學界逐漸發展出一种新的守恆定律,這就是所謂的「宇稱守恆」(Parity Conservation)。

「宇稱守恆」基本上來講就是物理作用或現象在空間的對稱(例如鏡像)下是完全不變的。雖然在量子力學裏面所討論的是更爲深奧的整個空間置換對稱,但最淺顯的例子用來解釋宇稱守恆律是這樣的:雖然一個鬧鐘在實體中是順時針方向旋轉,而在鏡像中是逆時針旋轉,但是它們的快慢不變,所報的時間是相同的;如果這面鏡子能夠反演(不是反射)聲音,雖然兩個鬧鐘的音律和音調不同,但是它們的目的卻不變 – 都是,譬如說,叫人該起床上班了。這種物理作用是左右對稱的関念在當時能解釋一般的物理現象,所以無人置疑。

所有的科學,雖然起初是為解釋日常的經驗而產生,經過觀察、推理與歸納然後導出一套套的定律,這些定律之間也必須相對印證,但是隨著時間的演進,科學探討的範疇漸漸超出我們的日常經驗,觀察和推理的方式也須要從直接(如前述鏡像鬧鐘的例子)進入用间接的工具作更深層次的探究,在物理學方面,這工具就是「數學。」我們都知道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原理,但早在這以前二十年,牛頓已經先着手發展微積分的觀念。如果沒有微積分,我們敢說萬有引力只是個理念,有了微積分,整個力學統一體系的建立才得以完成。用數學作工具,物理學家才能夠進一步用之預測更多的物理現象。雖然一切的預測性和普遍化都需要實驗的證明,而不只是公式的演算而已,但所有科學研究的基本突破,從十七世紀牛頓開創的古典力學,到二十世紀初量子力學大師德國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1901 - 1976)所提出的「測不凖原理」(principle of uncertainty),都是由數學作先導。

宇稱不守恆

前清華大學(台灣)校長沈君山教授曾說:「科學的特徵是徵而後信。」科學是實證之學。在科學的領域裏,特別是科學最根本的物理學,一切的進展往往是由理論和實驗交互引證得以前進,而實驗最重要的一環在於如何改變和掌握不同的「客觀環境」來驗証科學定律的一致性。隨著客觀環境的改變,有些以前视為金科玉律的學説就有重新商榷的必要,而宇稱守恆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長話短説,物理学追尋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從古希臘時代開始(原子的概念)到發現原子核(1911),基本粒子(1932),到高能量粒子(1942)。因著這些觀察工具和技能的進展(粒子加速器),科學家開始注意到在某些不同的客觀環境之下,宇稱守恆的基石並不是那麽踏實,有重新考慮的必要,這就開始了的「宇稱不守恆」的科學革命,而楊振寧和李政道就因爲1956年從數學上首先証明在弱作用中(貝他衰變)宇稱是不守恆的,次年共同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其他的學者繼續研究,發現在弱作用(Weak Interaction)中除了宇稱不守恆(左右不對稱)以外,還有其它的不守恆現象,而且都得到實驗的證明。

上帝是“左撇子”吗?

因著「宇稱不守恆」,一直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定律被推翻了,所以有人大膽的宣告:上帝「是个软弱的左撇子,宇宙間沒有永恒的真理。」對於這樣“強作用”的話,我們不得不用紐約洋基棒球隊的Yogi Berra的名言來擋一擋:「球賽還沒有完的時候,最好甭說完了。(The game isn’t over until it’s over.)」首先,讓我們來聼聼這位宇稱不守恆先驅者的話:「為什么在弱作用下,電荷共軛、宇稱和時間反演都不守恆?這是目前還完全不能了解的問題。我認爲這個問題恐怕不是十年、二十年之内可以解決的。」(『楊振寧文集』,華東師大,1998年)

設想我們人夜晚在野外露營的時候生營火。開始的時候火剛起來,火光所照的範圍很小,慢慢營火開始旺盛起來的時候,火光所照的範圍也越來越大 — 那是如果我們的着眼點是在光圈以内。但如果我們的着眼點是在光圈以外,我們不得不承認:隨著火光的増強,光圈外的黑暗也隨之擴充。任何科學的發展,總是導致更多知識領域的開展。今天的發掘,是明天開竅。我們愈多明白宇宙的現象,我們愈多看到自己(知識)的極限。所有我們在物質世界奉爲圭臬、以爲是俟諸百世皆凖的科學定律,都在一定的客觀條件下才成立,若出了客觀條件的範疇,就不一定成立。科學對自然界的認識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所以當這個認識的範疇擴大到了定律不能解釋物理現象的時候,它也必需修正,這倒是絕對的。當吳健雄教授在1957年一月用實驗證明在貝他衰變中宇稱確實不守恆以後,雖然很多學者還是表示難以置信,但哈佛大學的理論物理學教授,自己也後來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施溫格教授(J. Schwinger,1918-1994)說了句中肯的話:「我們要服膺自然。」

三、科學和永恒

科學基本上是對自然觀察的學問。自然,是客觀存在的,把我們觀察的結果,加以整理,然後有條理的敍述出來,這就是科學。這「整理過程」的要訣不外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整理過程的結論卻是試圖把實體的現象用抽象概念(數學)來表達,使其普遍化,而這抽象概念的内容就是定律。既然科學是「徵而後信」,所以一方面科學家能夠容忍懷疑,可是另一方面卻對已經實證的定律,與其說只是尊重,不如說要有牢不可破的信念,直等到定律已經不再適用為至。
從某种層面來看,這種追求智識的精神是對永恒的肯定,只是科學是追求相對的永恒,所以他們對永恒的認知也是相對的,因爲整個科學的體系是一個演進的體系。從某些方面來看,科學家的研究心態與攀石專家(Rock Climber)的心態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一方面要「守綱」,一方面得「知變」。在攀登真理的高峰過程中,一方面要對腳下所踩的石頭有絕對的信念,一方面也必須對它有最壞的打算:這塊墊腳石不見得會是最終通向頂峰路徑上的石頭之一。

四、科學家面對永恒

在守綱知變的歷程中,能夠「既破且立」的,像牛頓、海森堡、愛因斯坦等輩,實在屈指可數,因爲常人往往是當局者迷,但是他們雖然人在山上踩著一塊塊的石頭往上爬,像你我一樣,卻能夠越過面前的石頭(枝節、表面上的困惑及矛盾),清楚看到通往山頂(終極真理)的那條途徑,然後指點迷津教大家一起往那方向走。如果說我們都在尋求永恒的話,這些大師級人物的真知灼見可能要比一般人來得接近永恒,至少他們鋪下的基石、指出的路途要比凡夫俗子更正確、更合乎真理。然而,這些大師他們本身不是永恒,也不代表永恒。哲人終有其萎,在他們有生之年,他們不但會有迷茫的時刻,他們的中間也可能會有甚至在自己領域裏「英雄老去」的悲哀。譬如,貝多芬最後十多年因耳聾影響而創作力顯著減退;施溫格1972年從哈佛到UCLA之後的二十年因致力教學,以致未能在量子力學方面有更大的貢獻;愛因斯坦最後三十年堅持統一場論,不相信量子力學説,追求不可能的完全,以致未能完成他最終極的理想。

但是,大體來講,科學家對永恒的探索,對象雖屬相對,卻不是沒有意義的,因爲這樣相對短暫的求真和求實,反演(鏡像)出絕對永恒的存在。聖經上說:「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林前13:12)人在短暫的生命中追求永恒,附和宇宙時空對稱的規範,這是上帝的律。如果我們虛心領受神的啓示,照著祂的律去推演,一定可以由果朔因,找到那絕對的永恒。科學不能夠證明有神,研究科學也不能幫助我們找到神(雖然許多科學家,也都是虔誠的基督徒),但是對真理認真的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雖然不是充分,卻是通往絕對永恒必要的條件。

秦始皇怕鬼(死)可是不肯信神。今天在這撲朔迷離的世界,捕風捉影的時代,你我對永恒的態度難道也像秦始皇一樣的模崚兩可麽?

Apples of Gold in Settings of Silver 在銀網子裏的金蘋果



A word aptly spoken is like apples of gold in settings of silver - Proverbs 25:11 (NIV)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 - 箴言 第二十五章十一節


I believe in Christianity as I believe that the Sun has risen, not only because I see it, but because by it I see everything else.

- C. S. Lewis, the Weight of Glory

我相信基督,如同我對旭日東升的確定。尤有甚者 ,不只我看到太陽,而且藉著它我得以洞悉世上的萬事萬物。

- 路益師 《榮耀的重量》


Faith is to believe what you do not see; the reward of this faith is to see what you believe.

- Augustine of Hippo

信心,是相信你所看不見的;這信心的賞賜,卻是看見你所相信的。

-奧古斯丁


Preach the Gospel at all times ... if necessary, use words.

- Francis of Assisi

傳福音,應當首重身教,次選言傳。

- 法蘭西斯


"The world has yet to see what God will do with and for and through and in and by the man who is fully consecrated to Him."

世人還未曾看見當一個人完全奉獻給 神以後, 神會如何在他裏面,為著他、經由他、藉著他、使用他,所成就的工作。

當一個人完全奉獻給 神以後, 神在他裏面為著他、經由他、藉著他、使用他所能成就的工作,會使世人嘆爲觀止。

– These words were spoken to Dwight Lyman Moody by Mr. Henry Varley, the well known evangelist, as they sat together on a seat in a public park in Dublin which set Moody hungering and thirsting after a deeper Christian experience and which marked a new era in his life. It was in the Year of Our Lord 1867 when Moody was thirty years old.

作一個認識神的人

韓愈的《師說》裏開宗明義講到:「人非生而知之者。」追求世上學問如此,更何況認識神?因此要談談「作一個認識神的人」首先須要從「甚麽是認識神」來解讀認識神的必要;進而要從「為何要認識神」這個角度來分析認識神與信徒屬靈成長以及服事果效的關聯;然後要以「如何能認識神」作結論來探討認識神的途徑;最後盼望用神僕人摩西的見證幫助讀者理解上帝最終的目的,是要我們不僅作一個認識神的人,而且是被神所認識的。所以這篇信息的要點是:

1. 甚麽是「認識神」(What)
2. 為何要「認識神」(Why)
3. 如何能「認識神」(How)
4. 從作一個認識神的人到一個被神所認識的(Goal)

一、甚麽是「認識神」

在約翰福音剛開始的時候,主耶穌在一次對話裏,幫助了一個「今生」有地位的人明白「永生」的意義。祂對尼哥底母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那天晚上耶穌並沒有直截了當的解釋甚麽叫作「永生」,可是到了約翰福音快結束的時候,也就是耶穌最後跟門徒在一起的那天晚上,他不得不把永生的意義很清楚地告訴他們。在祂與父神的禱告中,祂說:「認識你獨一的真 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17:3)可見從聖經的角度來看,認識神不僅局限於知識層面的了解,更包括生命經歷的體騐,不只是今生今世,甚至和永遠的生命都有直接的關聯。
既然「認識神」是一種經驗的知識,所以當我們來思想甚麽是「認識神」的時候,我們非得雙管齊下從「知識的來源」以及「經驗的方式」着手。

認識神來自神的啓示

第一,知識的來源。關於屬靈的事,認識來自啓示,曉得來自曉諭。保羅在雅典城外亞略巴古的演講中指出當時社会的病態,他說:「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就是雅典人)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徒17:23)後來在以弗所冩哥林多前書的時候,保羅告訴那些以「智慧掛帥」的信徒說:「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 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智慧人在哪裡﹖文士在哪裡﹖這世上的辯士在哪裡﹖神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嗎﹖ 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 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 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林前1:18-25)這就是最近幾年來範學德所提倡的以軟弱入手引起共鳴的「軟弱神學」,值得我們好好思想 。

施洗約翰是如何認識基督的呢?他說:「我曾看見聖靈,彷彿鴿子從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我先前不認識他,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洗的、對我說:你看見聖靈降下來,住在誰的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我看見了,就證明這是神的兒子。」(約1:32-34)希伯來書的作者甚至說:「他們不用各人教導自己的鄉鄰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主;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來八:11)所以認識來自啓示,聖靈的啓示,不是憑著人的智慧,也不是靠著人的教導,因爲聖經上明擺著指出:世人憑自己的智慧,原本是不認識神的。(林前1:21)那麽,甚麽是「啓示」呢?如果要解读一项發明 (Invention), 你可以用猜测或揣摩的方式来推敲, 或者可以直接问那發明的人 (Inventor), 讓發明者自己来吿诉你。这就是啓示 (Revelation)。上帝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祂就是那位發明者。祂從亙古以來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地曉諭列祖,又在這末代藉祂兒子耶穌基督曉諭我們。(希1:1-2)因爲耶穌是神,所以耶穌基督本身就是神的啓示。神的啓示不在基督以外,不論我們背景如何,基督總為神的智慧。因此保羅不但自勉也勉勵信徒要以「真知道祂」(弗1:17)作爲我們人生的標竿指南。

認識神來自認識自己

第二,經驗的方式:耶穌在上十字架前經過撒瑪利亞而那裡的人不接待他。他的門徒中間有兩個相當惱火,就問耶穌說:「主阿,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嗎﹖」耶穌立刻責備那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道德經的盡己篇裏面說:「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勝人者力。勝己者強。」人最大的可悲之處在於沒有自知之明,所以我們常說:「人貴自知。」自知就是認識自己的本相。彼得如果認識自己的本相,他就不會在逾越節的晚餐上對主說:「眾人雖然跌倒,我總不能。」然後幾個小時候一口氣接連三次不認主。耶穌對門徒的要求首先是「捨己」,其次是「背十字架」最後,才能談如何「跟從祂。」(這一段的講論共觀福音都有記載,但我個人特別喜歡路加的敍述,因爲那裏多了「天天」兩個字是馬太和馬可所沒有的,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這非要主特別的恩典,不然我們是走不上去的。)認識自己,這包括認識自己的無知,認識自己的無能,認識自己的無力,人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才能認識神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人的盡頭才是神的開頭,這是萬古長青的定律,放之四海皆準,俟諸百世而不惑。有一次曹操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就是你和我。很多時候,我們會對我們裏面的「老我」也同樣的惺惺作態。豈不知,只要我們對「天然的生命」還有一綫希望,我們還不能完全的認識上帝;只要我們對「人間的天堂」還有一分盼望,我們也不會謙卑的接受上帝。遠志明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他在六四之後流亡海外,本來以爲可以藉著民運的助力在異地施展他的報負和理想。可是他所見到和遭遇到的卻是勾心鬥角,權力傾扎,那充滿希望的歲月漸行漸遠不復返,這時候他才開始思想日光之上的事。所以範學德說的好:「遠志明信主是從認識人開始的。」

二、為何要「認識神」

為什麽要認識神?我們除了從神本身的屬性(Attributes)來看以外,還須要從我們為神作工的需要這個角度來思想。前者是「本質」的原因,後者是「應用」的原因。

為著上帝的屬性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一章裏面說:「我們現在寫給你們的話,並不外乎你們所念的,所認識的,我也盼望你們到底還是要認識」到底是認識什麽呢?接下來他說:「在他只有一是。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林后1:19-20)到了第二章,他對哥林多人作見證說:「感謝神!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裡誇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林后2:14)第一章論到神的屬性,第二章講到神工作的需要。為什麽我們要認識神呢?保羅首先讓我們看見「神是」。因爲神是光,神是愛,神是善,神是道路,神是真理,神是生命,所以我們要認識祂。神不但創造了我們,祂也救贖了我們,所以我們要認識祂。那有兒女不認識自己的父母,兒子不認得自己的老子?所以使徒保羅在這裡鐡口直斷地作結論説:「在他只有一是。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這就是我們前面所分享的那句話:「神的啓示不在基督以外」的聖經根據。保羅多年以後在羅馬的監獄裏寫信給腓力比的聖徒的時候,囘首前塵這樣說道:「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3:8)然後他接下來講:「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腓3:10)在這裡,我們特別看到保羅為什麽要認識基督,他要認識基督不是想要得到一些好處,反而是要為主受苦,甚至為主死也在所不辭。這是一個真正認識神的人。

為著工作的需要

保羅曾經說:「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林前9:23)人不只須要聼見福音,更須要看見福音,闻到福音。保羅作工那麽有果效就是因爲神藉著他在各處作工的時候常常「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這叫作「福音立體化」而這立體式的福音是從認識基督而來的。提起傳福音,我們不得不提一些關於禱告的事,因爲禱告不但是領人歸主最基本的工作,而且禱告好像一塊試金石,可以用來試驗我們對神的認識以及我們在神面前的屬靈光景如何。禱告最大的攔阻乃是罪。我們的罪有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結果:在客觀方面,罪攔阻了神的答應;而在主觀方面,罪破壞了人的良心。

首先,客觀的事實:客觀的事實是發自神的。以賽亞書五十九章一至二節是這麽說的:「耶和華的膀臂並非縮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但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神隔絕;你們的罪惡使他掩面不聽你們。」而詩篇六十六篇裏面說:「我若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神不聼我們的禱告,祂還能應允我們的祈求麽?是的,在神沒有難成的事,但困難在於我們。

其次,主觀的經驗:主觀的經驗是來自人的。人一犯罪而不肯認罪,不論他參加多少聚會,讀多少聖經,他的良心一定是軟弱的。這件事情,初信的朋友需要特別留意。保羅有一次勉勵他年輕的同工提摩太要「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提前一章19節)從這一節經文我們看到一幅描寫良心和信心關係的圖畫。良心和信心的關係,就好像船和船上所載的貨物。保羅的意思是説:「船舊一點沒有關係,船小一點問題也不大,就怕船破。」照樣,良心也不能破。船沉貨不保。良心有漏洞是罪造成的。良心一有漏洞,信心的流失是遲早的問題。如果良心無虧,信心就容易剛強,如果信心剛強,我們的禱告就有果效。

主耶穌在登山寳訓裏面兩次講到同一句話:「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太七7-8)一個真理在同一篇信息裏重復出現,而且是上下文接連的,這在聖經裏是非常稀有的現象,可見它的重要性。耶穌說「尋找,就尋見,」我們不可能尋找了,卻尋不見;耶穌說「叩門,就給你們開門,」我們不可能叩了門,祂卻不肯開門;耶穌說「祈求,就給你們,」我們不可能求了卻得不着。信道是從聼道來的,聼道是從神的話來的。所以,我們的信心是根據於我們對神(神話語)的認識。我們對神的認識越多,我們的信心就越大;我們對神的認識越少,我們的信心就越小;不認識神,我們就不可能有信心。

從前中國内地會的創辦人戴德生為主做了那麽大的工作,可是他常常說:「一切大小的事工都必須從單純信心的禱告開始。」在這風雨倉皇、世道滄桑的今天,旴衡世局,有許多事工等待著我們來委身,有很多使命等待著我們去完成。可是面對目前教會的需要,不論是聘牧或是建堂,讓我們像戴德生一樣,從我們禱告的膝蓋開始,先學習作一個對神滿有信心的人,而這信心是從認識神而來的。

三、如何能「認識神」

現在我們來到這篇信息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段:如何能認識神。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真理是關乎是非、對錯的事,是該不該做的決定;生命是關乎明白是非,知道對錯以後是不是有意願去做,是要不要做的決定;道路是關乎知道該做、要做以後該如何去做,是作法的問題。對任何屬靈事物的探討我們若從道路、真理、生命這三方面着手相信不會離題太遠,這也是這篇信息架構的發軔點:甚麽是「認識神」(真理);為何要「認識神」(生命);如何能「認識神」(道路)。

約翰的教導

新約的作者裏面,最多產的作家,不容置疑的是使徒保羅;其次,就是使徒約翰。根據聖經學者的研判和早期教父的見證,在他所寫的五卷書信裏,約翰福音成書最早,約在主后85年,啓示錄成書最晚,約在主后95年,在85到95年的十年之間他寫了約翰一書、二書和三書。對第一世紀的信徒來講,這十年真可謂是教會的十年動亂因爲其間教會中出現了最早也是最厲害的異端邪説 — 諾斯底主義(Gnostism) — 而問題的癥結就是在於對基督的認識上。所以,老約翰不斷的在書信裏提到認識的重要性。

約翰一書(十次):我們若遵守他的誡命,就曉得是認識他。(2:3)人若說我認識他,卻不遵守他的誡命,便是說謊話的,真理也不在他心裡了。(2:4)父老阿,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小子們哪,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父。父老阿,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那從起初原有的。(2:13-14)凡住在他裡面的,就不犯罪;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見他,也未曾認識他。(3:6)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4:7-8)神的兒子已經來到,且將智慧賜給我們,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5:20)
在這裡,約翰很清楚地告訴我們認識神的途徑在於:

1. 遵守神的誡命(2:3-4)
2. 住在主裏面(3:6)
3. 有愛心(4:7-8)
4. 求神賜給我們智慧(5:20)

其實第一和第三條是一体的兩面,因爲約翰在五章三節告訴我們:「我們遵守神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並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而第二和第四條又是相輔而行的,因爲哥林多前書一章三十節說:「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裡,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如果把合併後的這兩條途徑放在一起看,我們明白神給我們的旨意不外乎:

1. 我們在主裏面的光景要對 – 住在基督裏面有智慧。
2. 我們在人面前的見證要好 – 站在世人面前有見證。

前者是為著人到神面前去;後者是為著神到人面前去。 光是在象牙塔裏面閉門造車是不會認識神的,我們必須向前、向上、向外、向善不斷地跟隨基督的腳蹤行,像摩西對主說:「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認識你,好在你眼前蒙恩。」(出33:13)

團體的追求

我們在如何認識神這件事上,除了個人追求以外,同時不可忽略的是團體的追求。保羅再以弗所書裏說:「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3)我們很感謝主下禮拜天有十幾位弟兄姐妹要在教會接受洗禮。受洗的真理也是有個人和團體兩方面 — 個人的一面是受洗歸主,團體的一面是受洗加入教會,聖經根據是林前十二章13節:「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很可惜的是後者的真理在許多甚至信仰算是純正的教會裏,不是被小化,就是被淡化,或窄化了。

四、作一個被神認識的人

經上記著說:「主認識誰是他的人」(提后2:19)我們追求認識神的終極目的就是要神也認識我們。「耶穌治好了許多害各樣病的人、又趕出許多鬼、不許鬼說話、因為鬼認識他。」(可1:34)從這件事實來看,認識神並不困難,因爲鬼也能認識他。(魔鬼甚至也信神,只是顫驚懼怕的信而已。)從神永遠的角度來看,他是無所不知的。主耶穌不是說過麽?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約10:14)可是為何在十個童女的比喻裏我們聼到主說:「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主阿、主阿、給我們開門。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太25:11-12)我想,其中的答案在提多書一章十六節:「他們說是認識神,行事卻和他相背。」(多1:16)所以,雖然我們以爲自己是認識神,但神居然會不認我們,講起來好像挺消極的,但神的話不只一次的提到這個可能性,我們就應當不但自己警醒,也當彼此提醒。(另外一處在馬太七章:「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接下來主耶穌說:「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

摩西的見證

最後讓我們來看摩西。摩西年輕的時候聖經上說:他「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然而他血氣方剛,沒有自知之明,並不認識神。這是他前四十年,生長在埃及的王宮裏,過著一個「我能」的日子;後來他因犯罪逃到米甸,在那大而可畏的曠野裏牧羊四十年,一萬四千六百天,在那裏他才醒悟到「我不能」所以當主耶和華向他顯現要他囘到埃及去把以色列人領出來的時候,他恐懼顫驚的說:「我是什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又說:「主阿,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這個時候,神才能使用他,用神蹟奇事隨著他,所以摩西從八十歲開始在以後的四十年當中(也是他人生的最後四十年)開始認識神,過一個「我不能」但是「神能」的生活。對於今天想要認識神的人,摩西這種學習先「放下自己」然後才能「獻上自己」的經歷也是每一個人必經之路。屬靈是沒有捷徑的,尤其是在認識神的這件事上。

在摩西的一生中最可貴的是主耶和華不只一次的對他說「我按你的名認識你」(出33:17)出埃及記三十三章裏說:「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出33:11)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不只是認識神而且是被神所認識的人。中國人說蓋棺論定,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聖經如何給摩西在歷史上定位。申命記最後一章(34章)說:「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為摩西哀哭了三十日,為摩西居喪哀哭的日子就滿了。嫩的兒子約書亞;因為摩西曾按手在他頭上,就被智慧的靈充滿,以色列人便聽從他,照著耶和華吩咐摩西的行了。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申34:7- 12)

弟兄姐妹們,你願意來作一個認識神的人麽?舊約的先知何西阿勉勵我們說:「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他。」(何6:3)這是從人的角度來看。從神的角度呢?他說耶和華「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 神、勝於燔祭。(何6:6)詩人大衛說:「耶和華阿、認識你名的人要倚靠你.因你沒有離棄尋求你的人。」(詩9:10)箴言上也告訴我們:「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9:10)願主保守我們,像摩西一樣「在祂眼前蒙恩」作一個敬畏神,認識神,也被神所認識的人。

新約聖經裏講到的「兒子的名分」(羅8:23;9:4;加4:5;弗1:5)或「兒子的心」(羅8:15)在英文裏都是用領養(adoption)的字眼。每一個重生的基督徒原來都是「化外人」,「在基督和神的國裡都是無分的。」(弗1:5)可是感謝神,「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裡。」(歌羅西1:13)加拉太書三章七節也說到:「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有一對夫婦已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家纏萬貫但總以膝下猶虛為憾,而美國國内外許多領養機構都以父母50歲為上限而拒絕他們的申請。後來他們到中國的一個孤兒院領養了一個被遺棄的小女孩帶囘康州撫養。現在這個女孩子已經六歲了,在這個新的家庭裏,她愛她的父母,她父母也視其為掌上明珠。雖然她的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從巴黎來的法國人,但這個中國女孩以後為了報答山高海深的慈恩親情,一定會以認識她父母為終身志願。我們作主兒女的,難道不也應當如此?

一個「改變體質」的禱告

每一個基督徒的「改變體質」都是從「内心」的改變開始。求神使我們「心意」不斷地更新而變化,進而使我們的「生命」不斷地成長又成熟。

主啊!求袮除去我的石心,硬心,貪心,灰心,傷心,憂心,偏心,昏迷的心,以及那「不信的惡心」。
賜給我一顆「憐憫」的心(弗4:32),使我看見靈魂的失喪,百姓流離失所的痛苦。
賜給我一顆「誠實」的心(王上15:14),使我無論作甚麼、都從心裏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
賜給我一顆「清潔」的心(提前1:5),使我裏面有正直的靈,得以手潔心清地來事奉袮。
賜給我一顆「聖潔」的心(帖前3:13),使我恨惡罪,脫離卑賤的事,作貴重的器皿。
賜給我一顆「喜樂」的心(箴17:22),使我靠耶和華得到從上頭來的喜樂,成爲每天生活的力量。
賜給我一顆「剛強」的心(提後1:7),使我抵擋魔鬼,站立得穩,並且在袮的恩典上剛強起來。
賜給我一顆「仁愛」的心(提後1:7),使我有愛人的存心,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賜給我一顆「謹守」的心(提後1:7),使我常常儆醒禱告,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
賜給我一顆「謙讓」的心(腓4:5),使我以謙卑束腰,看別人比自己強,讓別人走在自己前面。
賜給我一顆「火熱」的心(羅12:11),使我心裏極其火熱.常常服事主。
賜給我一顆「順服」的心(羅6:17),使我順服基督,順服權柄,順從聖靈的引導。
賜給我一顆「廣大」的心(王上4:29),使我接納一切主所接納的,像基督接納了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
賜給我一顆「敬畏」的心(希11:7),使我時時心裏尊主基督為聖,度我在世寄居的日子。
賜給我一顆「合一」的心(結11:19),使我記得自己眼中的梁木,追求與眾人和睦,彼此建立德行。
賜給我一顆「刻苦」的心(彼前4;1),使我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在袮榮耀顯現的時候、可以歡喜快樂。
賜給我一顆「溫柔」的心(西3:12),使我能夠以和平,寬容,挽回我的弟兄,勸戒那抵擋的人。
賜給我一顆「恩慈」的心(西3:12),使我被人辜負的時候心不生怨,反而為他們的軟弱找理由、找藉口。
賜給我一顆「甘願」的心(林後8:12),使我天天獻上甘心祭,願意以血淚作爲冠冕的代價。
賜給我一顆「正直」的心(代上29:17),使我持守純正,不從惡人計謀、因爲你察驗人心、喜悅正直。
賜給我一顆「渴慕」的心(詩107:9),使我作一個愛慕袮顯現的人,過一個「在地如天」的生活。

渴慕,渴慕,更多渴慕袮,
愛袮,愛袮,更加愛慕袮,
讓我活著就是袮(腓1:21),使我得著袮的心(腓2:5)。
奉主耶穌基督可愛的名禱告,阿們!

「最大的誡命」和「最大的使命」

讀經: 馬太福音二十二章34-40;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8-20

所有誡命中

受難節的前三天,耶穌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裏行走。有一個法利賽人來見耶穌,為的是要試探耶穌。他是一位法律的專家(中文聖經作「律法師」,事實上NIV的英文翻譯An Expert in the Law是更恰當),他問耶穌說:「夫子、律法上的誡命、那一条是最大的呢?」兩千年後的今天,我們知道了問題的答案然後來看這個問題,覺得它好像並不太難,因爲照英文NIV的翻譯,他是這樣問耶穌的:「夫子、那一条诫命在律法上的是最大的呢?」(Teacher, which is the greatest commandment in the Law? )既然是大寫的律法,我們就馬上聯想到摩西的律法,而摩西的律法岂不是以十誡為代表麽?所以,耶穌至少有十分之一答對的機會,何況如果講十誡,第一誡:「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神」肯定是最大的。這是很自然的邏輯推理。然而事實上不是這樣。如果我們用四福音合參的方式來解讀,我們應當用馬可十二章作爲參考。在那裏(28節),文士“Teacher of the law”(NIV)的問題是這樣問的:「誡命中那是第一要緊的呢?」NIV翻得更貼切: Of all the commandments,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這也就是說在所有的誡命中,他要耶穌囘答那一條是最大的,最重要的。這麽一來,這個問題就很大了,因爲當時的猶太人的夫子,把舊約裏所有律法的條例和典章放在一起,找到六百一十三條誡命。然後再把它們分類排隊,有重的,有輕的,有大的,有小的。孰重孰輕,衆説紛紜,莫衷一是,這就是那個問題的背景。律法師是想聼聼耶穌的說法是屬於哪個派別的,而不是因爲想遵行神的誡命。他是為了「好奇」,而不是為了「好學」- 想要知道了以後學以致用。說的明白一點兒,他的心不在「神」的身上,而在自己這個「人」的身上。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為主無所求、為己求一切」的人。他是「打著紅旗反紅旗」。表面看來,他想要知道誡命中那一條是最大的,其實經過多年來的「自我掛帥」,「自我膨脹」,他的「己」已經是「最大」的。從神的角度來看,這位法律的權威其實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他成爲自己的「攔路虎」- 攔阻他來到真神的面前。神憐憫一百步,神也憐憫五十步,弟兄姐妹們,關乎神的旨意,有的時候我們和那個律法師是不相上下的 - 我們來到神面前想要「明白」,可是我們並不真正想要「遵行」,不過像那些雅典人一樣,把神的話當作新聞,說說聼聼而已。主的話是這樣説的:「人若有願作的心、必蒙悅納。」關鍵在願作,而不是願聼,雖然聼還是要聼,就是聼的時候態度要對,動機要正。

所有誡命中最大的

對於這樣一個非常的人物,耶穌就要用一種非常的方式來幫助他。這個方式叫作Shema。耶穌沒有用高言大智,也不用智慧委婉的話,耶穌乃是用了密密麻麻六百一十三條裏面唯一講到「愛」的兩條誡命來回答他,而且開宗明義就提到聼啊(Shema)。一個主觀性很強的人,他往往是個不容易「聼話」的人。跟人談話,只有他講話的成份,沒有他聼話的部分。所以,在這裡主囘答他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阿、你要聽.主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可12:29-30)(註 : 希伯來原文裏面,Shema,「你要聽」,在「以色列阿」之前)當福音帶著神的權能來到的時候,「聼啊」是上帝宣告的一個特徵。我們固然要謙卑自己,俯就卑微的人像主一樣,可是福音本身是不打折扣的。福音的卓越性永不改變。保羅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很可以從他在當時世界文化中心的雅典那篇著名的亞略巴古演説裏這句話作爲代表:「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 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徒17:30)今天,以Shema為首的申命記六章四節,已經成爲普世敬虔猶太人早晚祈禱的啓口成語,也是大部分猶太人會堂安息日聚會的開會宣告。所以,在誡命面前,特別在誡命中最大的面前,我們首先要縮小自己,洗耳恭聽。說話的是主,聼話的是我,工具要對,果効才有。同時在我們來看「所有誡命中最大的」以前,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忘記這一切誡命後面那位最大的神,不然我們就難免會捨本逐末,緣木求魚。在這位創造宇宙萬物,天地海和其中一切所有的神面前,人人都應當自卑,個個都須要謙虛,因爲經上記著說:「神賜恩給謙卑的人。」(箴言3:34)大衛王,以色列歷史上最英明的領袖曾這樣讚嘆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八福中間的第一個福氣就是:「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耶穌也說過:「神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露出來。」所以如果我們囘轉成爲小孩子的樣式,我們不但領受最大的誡命,我們還要承受更大的祝福。
「誡命」出现在申命记里三十八次, 命令七次,加起来一共四十五次,是新舊約全書六十六卷裏面提到神的誡命(Commandment)最多的一卷書。所以,耶穌的囘答:「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出於申命記六章四節,本來不足為奇,因爲「申命記」,顧名思義,就是重申神的誡命。然而,這條對人最大的誡命不是要人遵行,乃是要人愛神。「遵行」本身是戴著濃厚的律法主義和教條主義色彩的,特別是在舊約的時代,上帝彰顯公義,隱藏恩典,「遵行」本來應當是情到理到,神對人的要求。但是,神要我們愛祂,不但要愛祂,而且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來愛祂。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副題:「為著愛」。

為著愛

英文中有一句諺語:Hindsight is always 20-20。翻出來就是:凡事囘頭看,縂是一清二楚的。 新約裏,使徒保羅勉勵他的同工提摩太說:「命令的總歸(目的)就是愛。」 (提前1:5)另外,主耶稣也說過:「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爱我的。」 (约14:21) 從耶稣這兩句話,我們很清楚看到愛神和遵守祂的誡命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 –裏面若是有愛,外面就能遵守,「愛主」和「遵守」是一体兩面的現象,是裏應外合的表現。所以約翰在年老的時候勉勵門徒說:「我們遵守 神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並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弟兄姐妹們,今天神要我們學習的功課,不只在乎順服,更在於愛神,因爲愛神是主動的,順服是被動的;愛神是積極的,順服不免流於消極。所以我們在教會裏要講順服,但更要強調愛神,因爲它是最大的誡命。

今年(2005)是水門事件的主角Chuck Colson 蒙恩信主30周年紀念。Colson是波士頓人,1969到1973年作過尼克松總統的特別顧問,位居高層,權傾一時,後來因爲间接渉入水門事件,被判入獄。就在訴訟的當中,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目的。 Colson出獄了以後成立監獄團契(Prison Fellowship),致力於犯人全人關懷和監獄制度改進的工作,已達三十年之久。監獄團契的工作遍及美國本土50州和世界其它一百一十個國家。他的一本暢銷的書,愛神(Loving God),裏面記載了很多基督徒為了愛上帝而作的一些可歌可泣的真人真事。其中,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一個俄國醫生,Boris Kornfeld,的故事。Dr. Kornfeld,是猶太人, 在五十年代蘇聯的監獄裏很清楚地得救。然後他就想方設法,要把他對這位耶穌的愛,告訴其它的犯人,只是因爲獄卒看得緊,沒有機會。在一個冬日,天色陰暗的下午,這個千載難逢的時刻終于來到。那天,Dr. Kornfeld給一個年輕人動割除腸癌的手術。手術以後,等病人恢復的時候,在手術室外的病房裏,照醫務室的規定Dr. Kornfeld可以有一段單獨的時間跟病人相處。抓住這個機會,Dr. Kornfeld不顧一切地把他新找到的信仰以及内心中的喜樂,一點一滴的全都告訴了這個患了絕症的病人。起初,因爲麻醉劑葯効的緣故,這個年輕人在昏睡中沒有聼到太多關於Dr. Kornfeld年輕時候的背景,為什麼他起初是滿腔熱血地支持蘇維埃的革命戰爭,為什麼後來受牽連,被整肅,被放逐,到目前在西伯利亞的Gulag 作醫生。可是Dr. Kornfeld的熱忱吸引了他,使他慢慢清醒,開始注意到這個坐在旁邊的醫生所講的完全不是自己的病歷,而是對方的經歷。從下午到徬晚華燈初上時,Dr. Kornfeld開始分享他如何聼到福音,如何找到基督成爲他心中的至寶。然後,Dr. Kornfeld開始在這個素昧平生的病人面前向上帝懴悔。這個時候病人已經完全清醒過來,雖然傷口隱隱發痛,但他開始一字一句很注意聼醫生的個人見證 – 為什麽他信天地中間有一位主宰;為什麽他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為什麽他信聖經是神的啓示,使我們可以不但認識而且可以接受耶穌作爲他的主和救主。Dr. Kornfeld這樣熱衷地對這個病入膏肓的人傳講耶穌,是完全不計後果的。他不但忘了時間,更可怕的是他忘了「隔牆有耳」,在完全沒有宗教自由的國家裏,他所犯的罪和叫人民吸食鴉片沒有兩樣。他所犯得的罪是死罪,是不須要判決的死罪。

時過子夜,Dr. Kornfeld等到病人狀況穩定,進入熟睡以後,才拖著疲乏的身軀離開病房,凖備囘自己的辦公室小睡一會兒,可是就在昏暗的走廊上才沒走了幾步,忽然背後黑影裏一個箭步地躥出一個手持鉄錘的獄卒,二話不説就朝這「人民的公敵」的後腦勺猛搥了八下。第二天,病人很早就被外面嘈雜的聲音所吵醒。經由其它的病人,他才知道早晨四點鐘護士換班的時候,有人發現Dr. Kornfeld趟在血泊當中奄奄一息,走廊的和天花板上到處都是血跡。其他的醫生雖然馬上把Kornfeld抬到附近的手術房,緊急搶救,但為時已晚,囘生乏術。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否有點像那些希臘神話悲劇的完結篇呢?事實不然。Dr. Kornfeld一生只給了一個人傳福音,一個在西伯利亞監獄裏換了絕症的病人。可是我們感謝主,因爲聖經上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Dr. Kornfeld的見證沒有枉費。

這個病人後來不但因爲受到神的愛感動,自己也信了主,而且他奇跡似的病得醫治,渡過了艱苦的勞改,最後被放逐到西方,向全世界人作耶穌基督的見證。這個病人日後成爲二十世紀俄國偉大的文學家,《收容所群岛》的作者,197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他的名字就是Alexander Solzhenitsyn 亞歷山大、索忍尼新。

Chuck Colson 的書和他自己出獄以後的見證,讓我們不得不信服神的話:「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羅8:28)人生在世,不如願的事十常八九,可是如果我們愛神,就會得益處,那怕是犯了罪,成了階下囚的時候,因為「我們若認自己的罪、 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更何況「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箴言24:16) 主的寳血是永遠有功效的,主的恩典是永遠夠我們用的。最近一期時代周刊(Time)的封面報導全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二十五個教會領袖, 七十三歲的Chuck Colson名列其中,豈不是「愛神」和「神的愛」最好的明證麽?

彼此相愛

現在我們囘到馬太二十二章的經文,繼續思想我們的主題。二十二章39節說:「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耶穌的意思就是説,既然「最大」就是「最重要」的意思,「愛人如己」和「愛神」是同等的重要,也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來愛別人。耶穌在這裡不須要重復,因為他曉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下來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沒有人不會盡心、盡性、盡意、盡力、來愛自己的。可是,我們能不能在愛人如己這件事上作到盡心竭力的地步呢?我自己承認我作不到。不但作不到,而且有的時候讀經讀得太過草率了,沒有好好去思想。是的,主是這個意思的:祂要我們在愛人方面也要盡心、也要盡性、也要盡意、也要盡力,像愛神一樣,像愛自己一樣。「盡心」,就是説要從我們内心的深處來接納別人,像基督接納了我們一樣。而且,我們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看別人比自己強,彼此順服。在教會裏,我們是要作完全人,但是聖經原來的意思是我們要向完全進行。我們都不是完人。有時候我想到這裡也覺得挺有意思的:我們雖然是蒙恩的罪人,沒有罪惡滔天到一種完蛋的地步,可是也沒有到了完人的程度。還好我們都不是完人,不然大家被提見主,地上的教會豈不要關門大吉?因爲我們不完全,所以要彼此寬容。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我們在教會服侍主,真應當互相包容,對人不可求全責備,有高山必有深谷,必須善於用其所長,避其所短。何況恩賜的長短往往是相對而並不一定是絕對。明太祖朱元璋有句經驗談:「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不只要容人之短,容人之隙,容人之錯,容人之諍,更要容人之長,願意因別人的成功而喜樂,特別對那些比我更成功的人。「盡性」,是性命,不是性致,性致來了就愛,性致沒有了就不愛。講得白一點,我們對人的愛是要愛到一個貼上老本地步才叫盡性。聖經上講:「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這是極度的愛。人都是愛自己性命的,現在主能夠要求我們為人捨命,付出超過對自己的愛,(不只於「如己」而已)因爲主自己就是這樣的:「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約壹3:16)他自己也說過,他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太20:28)。這不是別的,這就是「盡性愛人」的真意。 「盡意」,英文聖經一律翻譯成Mind。「意」,就是意念的意思。這裡我們的解讀是:神要我們在思想上,在通過大腦的深思熟慮後,還是能愛祂。是透過理智的愛,是更難的一關。中古世紀改教以前的說法是:「信仰即可,不必思攷,」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聖經裏從來沒有講到神要人不用他的思考力,只是要我們用在對的地方,譬如說:「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4章8節)哲學導源于神學,是神學思想的延伸。起先,哲學的意義是愛智之學。Philosophy這個字是愛(Philio)和智(Sophie)的結合,是屬神的,因爲神就是愛(約壹4:16),神也是智慧的開端(箴言1:7)。人文主義擡頭以後,哲學雖然還是愛、智,可是慢慢變成愛慕智慧,崇尚智慧的學問,跟神學慢慢脫節。和馬丁路德同工,後來被稱爲德國教育之父的Phillip Malanchthon都免不了犯諸如此類的錯誤。十八、十九世紀的Emmanuel Kant和Georg Hegel開始都是研究神學的,可是當他們「從愛智慧過於愛神」進入到「愛智慧而不愛神」,就變成了哲學家。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對「慷慨成仁」崇尚不如「從容就義」,認爲慷慨成仁易,從容就義難。原因何在?因爲前者出於勇氣固然不錯,但後者是勇氣加上智慧和仁愛,成爲智、仁、勇三結合的結晶,所以更爲難得。另一方面,神要我們「盡意愛人」,就是説我們愛人要有智慧,要為別人、為對方着想使我們的服侍作得更合宜,更有效。愛心加上智慧才是上乗之擧。

雨果的世界名著小説《悲慘世界》裏有一句至理名言是這麽說的:「當我們去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上帝的面。」去年我給至親好友寫聖誕卡的時候,我就附加了這句話的英文版: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作爲彼此的勉勵。 我真是深深地相信愛神和愛人的確是同一個真理一体的兩面,我也是多麽地希望我們能彼此確實的相愛,甚至於到願意為弟兄捨命的地步。

最大的使命

從馬太二十二章裏「最大的誡命」,我們現在來看二十八章裏面講到的「最大的使命」。神給我們誡命,祂也給我們使命。神不只要我們愛祂,要我們彼此相愛,神也給我們工作要去完成。誡命是靜態的;使命是動態的。從兩處的經文之中,從靜態的誡命到動態的使命,我們盼望能一起來思想神對教會整體功用的標杆指南。
一般地説,我們想到馬太福音二十八章,我們就想到「大使命」,想到「大使命」我們就馬上聯想到傳福音。不錯,在馬可福音十六章15節「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主耶穌確實是這麽說的。但是在這裡,馬太最後兩節是如此記載的: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所以,在馬太福音裏,主耶穌要我們至少作三件事:(1)使人作耶穌的門徒;(2)給人施洗;(3)把主的吩咐教訓人遵守。

傳揚福音

第一件事:使人作耶穌的門徒。使人作主的門徒是「傳揚福音」。傳福音人人有責。這是我們每一個神的兒女神聖的使命。我們不管走到那裏,我們都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來與人分享這福音的好處。這個傳福音的使命是如此重要,在新約聖經裏面,事實上耶穌給了我們五個「大使命。」除了馬太福音二十二章、馬可福音十二章以外,另外三處在路加福音二十四章47-49; 約翰福音二十章21節以及使徒行傳一章八節。「傳福音」不只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榮幸,我們有榮幸作基督的使者,把人帶進永生神的家裏。我不知道還有那一件事比這個更榮耀、更重要了。

加入團契

第二件事:給人施洗。受洗,除了包括個人與主同死同復活的意義以外,更深一層的意義是團體性的。保羅在哥林多書十二章裏講到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的時候,他說,我們「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12:13)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把受洗當作一個儀式,受洗是一件大事。它代表我們的與基督身體(教會)的認同。既然是用身體作比喻,那麽基督就是頭,我們都是身體上的肢體,所以,加入教會就是加入肢體的生活和團契。加州馬鞍山教會的牧師Rick Warren講得很好,他說:「基督徒蒙召,不只為相信,而且為團契。」(As Christians, we are called to belong, not just to believe.)我們帶領人信主,如果只信了而沒有加入團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只作了一半。這個周末我的兒子從波士頓來看我們,穿著一件紅襪隊棒球世界冠軍的汗衫。他參加學校的少棒隊,很熱衷球賽。他們的教練常告訴他們,在球賽一局結束的時候,壘上的球員是不能得分的。球賽的目的就是要使球員囘到本壘得分,所以保羅要把人竭力帶到完全的地步,就是免得我們信徒在屬靈的道路上功虧一簣。

造就信徒

第三件事:把主的吩咐教訓人遵守。這在教會裏,我們通常管它作信徒造就。Rick Warren在馬鞍山教會常勉勵弟兄姐妹說:As a Church, we are called not only to reach people, but also to teach them. 教會存在的目的不僅要聯係群衆,而且要教導他們。他說的非常好:信徒造就應當不只是一些節目(Program)而已,而是需要把這些節目組織起來,成爲一個有系統的流程(Process)。我們須要成長,更須要有計劃的成長,使我們不但成長,而且成熟。
約翰一書四章八節:「神就是愛。」從最大的誡命到最大的使命,神是愛的源頭,一切都是為著愛。這是我們的生命,這也是我們的使命。

我們的使命

為著愛上帝,我們敬拜讚美
為著愛弟兄,我們交通分享
為著愛聖經,我們接受造就
為著愛鄰舍,我們甘心服侍
為著愛社會,我們廣傳福音

Sunday, August 12, 2007

「弗萊堡」短宣之旅 (2005)

出發前插曲

二月裏的一個下午,在辦公室和實驗室穿梭之際,我的手機響了。這是一個典型的十二個小時工作日,接通前,我看了一下錶已經快五點了,莫非是太太麼?電話來自於德國弗萊堡城(Freiburg)。彭蔚泓姐妹簡單介紹了一下她自己以及那邊團契的情形,並問及我行程的細節,以便於為我安排住宿。 幾天前我們已經有電郵的來往,整個的旅程原來是歐洲華僑佈道會(COCM)經由我們教會的一位姐妹因爲知道我會二月裏去德國出差,穿針引綫安排聯絡上的。這次我去盧蒂斯堡(Ludwigsburg)開會,老闆委以重任,只許成功(下面他讓我自己去figure it out)所以才放我去了兩個禮拜。不知情的人難免以爲既然有車,中間的一個周末出去走走,問題應當不大。可是,事情並沒有那樣簡單。從我憑信心答應弗萊堡團契去服事那天開始,我為開會要做的凖備工作就沒有一天是順利的。除了天天起早貪黑忙於工作以外,還須面臨教會新舊執事交接之際,千頭萬緒,方興未艾,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會要開,捉襟見肘,時間實在不夠用。

此時我獨自在德國的旅館裏寫這篇短宣遊記真是一邊感恩,一邊為自己捏把冷汗,因爲既然是來開會,如果空著手來,到這邊坐下以後沒有什麽可報告的,這個一系列的會議不如取消算了。可是感謝主,我們的神是不誤事的。就在出發前兩天,我一再失敗的設計和實驗忽然有了重大的突破,使我能夠如期出發。不但如此,因爲我在美國完成的部分,在某些程度上超過了我們德國工作伙伴的進度,所以到了禮拜五的下午開了設計會議(Design Review Meeting)以後,他們幾乎是「請」我去好好度個周末的,好讓他們爭取時間來消化我提出的方案。德國人平常不是那麽熱情的,那天他們又上網下載地圖,又到網上去查交通車況,看看路上那裏有塞車,那裏有暴風雪(自從到了德國以後,雪就沒完沒了的下著)。用蔚泓前兩天前寄來聚會的地址和開車的走法,德國人的務實精神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 他們印了五張地圖,然後用黃色水彩筆把我要去的所有路徑都一段一段地劃好,直到會場。一番折騰後還請了位年輕的工程師開車領我上了南下81號公路(Autobahn)後才作罷。事到如此,我再不感恩的話, 我還能算是人麽?

來到「 黑森林」

弗萊堡城位于德國西南角,離斯圖加特(Stuggart)不到兩百公里,是著名的黑森林區從法國方向入口的必經之地。從斯圖加特沿8號公路往西,到科爾斯旅(Karlsruhe)附近轉5號公路向南走,大概兩個小時左右就可以開到。一路上天氣比預報的來好,也沒有碰到預期的堵車。照地圖上來看,基本上我是應該是順著黑森林北部的邊緣和西部的邊緣沿路而下,結果一路上置身其中所看到的景觀和想象中的差不多:一邊是百尺林莽平地起,另一邊是遠近農村山坡憩。車子在沒有速限的Autobahn上奔馳著,冥色中,黑夜慢慢的吞滅了大地。車燈探照的範圍之外,朦朧中只見左手邊離公路不遠處,好像墜著一塊由天而降的黑幕,又像一片茫茫的黑霧。車行快到弗萊堡的時候,漸入山區,穿梭黑霧之间,進出黑幕之中,不知不覺感到有如人生順境逆境的寫照,雖然有時會經過「死陰的幽谷」,但是主永遠是我們的亮光,與我們同在同行,引導我們走永生的道路。

進入「 自由城」

七點左右進入弗萊堡市區。新雪乍停,華燈初上,沿著穿過市中心的河邊大道開,三左一右拐,沒有多久就找到大學旁邊的外國學生活動中心。聚會在二樓。德國朋友跟我說,弗萊堡意思就是「自由城」(Frei在德文和英文Free相同)。又有人告訴我這裡全城幾乎一半的人口都是弗萊堡大學的學生,文化氣息特別濃厚。德國高等教育發展得相當健全,學費幾乎全免,但是競爭和淘汰卻很厲害,入學不太難,想混下去卻沒有那麽容易,要想畢業更非得靠真才實學不可。對於從遠東來的中國留學生,不管是台灣聯考或大陸高考出身的,曾經百戰,榕樹下背公式直到鈴聲響的這般莘莘學子,他們早就訓練有素,讀起書來問題不大。正因爲這裡教育制度的完善,最近五年來旅居德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直綫上升,在弗萊堡這個以大學為主的城市更是如此。弗萊堡大學是德國四所重點大學之一。(其它: 海德堡,慕尼黑,Tübingen)以數理,藝術和醫科著名,目前中國的學生人數約在七、八百左右。

周五「禱告會」

當我停好車,推門上樓的時候,我注意到這棟二層樓建築的狀況比在美國我所到過的外國學生中心,都要來得好。近年來美國經濟緊縮,很多大學在面臨預算裁減時,用在外國學生上面的錢,能夠省絕對不多花,以致建築物年久缺乏維修是自然的現象。德國有沒有類似的情形,我不知道,但是德國的房子和建築很能反應普遍日耳曼民族講求堅固、功能、實際的精神。堅固:得以持久;功能:維修簡單;實際:容易使用。其實我們作人不也當如此?進了二樓教室外的休息室,蔚泓姐妹和同工們看樣子已經到了一會兒了,正在忙著預備聚會。彼此介紹後,大家就移步到教室裏開始星期五晚上的禱告會。開始唱詩的時候,我環顧了一下教室,連我正好九個人。沒有來之前帶領的蔚泓姐妹和我在電話裏有過兩次交通。我刻意把話題針對于他們的需要方面,而不提「你們聚會有多少人」之類的問題,以免我的準備因爲人多、人少而有所不同。不過剛剛進門的時候,有人提起他們平時有十幾個人聚會,但是目前正在期末攷之中,要到下星期二才考完,所以有些人沒來。論到人數,一般説聼道的人越多,講道的人越帶勁,本是人之常情,可是我們的主卻不是這樣。人多人少耶穌傳講生命之道,與素常沒有兩樣。他最好的兩篇信息:「重生之道」,和「活水之道」都是對一個人講的;反而在耶穌最大的兩次聚會中,一次是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另一次是四餅七魚叫四千人吃飽,聖經只記述了神跡經過的原委,至於裏面講道的内容,甚至講道的主題,聖經卻反而只字不提。

他們唱的詩歌和我們在Hartford唱的大同小異,不同的是他們中間因爲有幾位是學音樂的,唱起來特別帶勁,同時,因爲有好幾位不只是姐妹而且是弟兄會司琴,所以團契雖然不大,卻很少有「乾唱」的顧慮,倒是他們領唱方面如果有更多點學習,可以更上一層樓。領唱的要領在乎準備和執行並重。領唱的人要有唱詩的靈。有些詩歌適合會衆一起唱,有些詩歌則適合自己靈修時唱;有些詩歌適合大聚會唱,有些詩歌比較適合查經班唱,都有不同的講究。同時,詩歌的組合像吃飯時候「配菜」一樣,選的詩歌一定要配合當天聚會的主題和場合,詩歌和詩歌之間也要有貫穿的中心思想,有高山有低谷,抑揚頓挫,連成一氣,讓人唱的時候有所享受,唱完之後有所得着,囘味無窮。

「神就是愛」

「平常我們禮拜五晚上是禱告會」,主席領完詩以後跟大家說,「可是今天,我們特別請到了外來的講員給我們分享信息。」講員本人有什麽特別我不知道,但是我確實是有備而來的。神在做一件奇妙的工作,不只在我來以前準備的時候自己不曉得,就是晚上講完了道以後還不甚明白。可是主帶領我來弗萊堡的目的,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在慢鏡頭裏聚焦一樣,在以後的三十六小時中,越來越清楚,直到最後朗朗如畫,美不勝收。在為這次短宣的信息預備禱告的時候,主讓我的心思意念集中在約翰壹書四章八節和使徒行傳一章八節。愛不只是新約裏主耶穌給我們的一條新命令,這個愛(包括愛神和愛人)也是神給我們「最大的誡命」。教會忠明華恩夫婦在台灣的母會有一句使命宣言:「為著愛,我們服事。」是的,一切都是愛。一切都是因著愛,一切也應該為著愛。前者是我們生命的能力,後者是我們生活的動力。愛,不只像保羅說「是最大的」,而且「永不止息」,照英文NIV聖經版本的翻譯, 是「永不失敗。」(Love Never Fails)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站在這個愛的基礎上,我們是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因爲「神就是愛。」

愛的考驗

從「最大的誡命」我接下來和他們分享 「最大的使命」勉勵他們從愛的基礎出發,由被動的誡命進入主動的使命,以大使命的原則和精神作爲前導,向前看向前走,人人以傳福音為己任,個個為救靈魂努力。我這樣傾囊相授,推心置腹地講了近兩個鐘頭,以至於之後提問問題的時間不得不減少。弟兄姐妹們在開始已經稍微一一介紹了下自己,包括得救多久等等,所以從問題的内容我聼得出他們的問題大部分是屬於靈命開始成長性。可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我挺驚訝他們學習的精神和態度。這些大部分得救兩三年左右的年輕人,對神的事情相當認真。對屬靈的事執著,追求上進,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一定會受到考驗。這種考驗我們管它叫「愛的考驗」。原因何在?一語道破,就是在於知識越過了生命綫的範疇。屬靈的事包括人、事、物三方面,神的話客觀來講屬於「物」。絕大部分的人在起步追求神時都是從愛慕神的話語着手,所以越追求就越在「物」的方向成長,而忽略了「人」品的操練以及辦「事」能力的培養。在一個健全有深度的教會裏,講臺供應豐富,又有年長弟兄姐妹的輔導,這種不平衡的發展情形會相對減少。不然的話,愛知識過於愛「人」,問題難免發生。
當天晚上,他們給我安排在郊區的一间旅舍過夜。本來是說準備在一位弟兄家擠一擠、湊合湊合的,但臨時沒有安排好,才讓他們有了額外支出。早知這樣,我可以從盧蒂斯堡住的旅館退了房间,在這裡住兩個晚上。公司不管我住在那兒,照樣負責我住宿費。在來以前我就跟蔚泓姐妹講好,我傳福音的負擔是分文不取,結果這麽一來,還是讓他們破費,不過我對他們的愛心非常感激。

剛才結束的時候,他們因爲有需要,所以臨時決定禮拜六晚上在學校多加了一堂查經,我本來是想看看有沒有佈道的機會,但是弟兄姐妹告訴我可能性不大因爲學生都在期末考之中(我後來才知道還有其它的原因)。最後討論的結果是我將給他們上一課「使徒行傳」縱覽,特別以使徒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就是他第一次到歐洲那次旅行佈道為重心。當夜,我為了準備第二天的講義,到很晚才睡,時不時從窗外傳來鎮上教堂的鐘聲,把我的思緒很自然地帶到保羅當年在特羅亞夜間看到馬其頓人的異像那幕光景。他為什麽到歐洲來?他來這裡做什麽?他來這裡得什麽?

愛的爭戰

第二天我一早就醒了,外面的雪像鵝毛似地下著。今天白天他們安排我跟一些弟兄姐妹做個人交通,此外還有學數學的小耿給我作嚮導,帶我到弗萊堡城裏面走走。結果所經之處心不在焉,倒覺得自己在經歷一場「愛的爭戰」。昨天晚上我雖然已經看出些苗頭,但是完全沒有預料到這場「爭戰」的情緒是如此的錯綜複雜。

其實説起來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事,英文裏面叫它作「茶杯裏的風暴」(A Storm in the Tea Cup)。說來説去,其實就是弟兄姐妹中間彼此相愛的問題,弗萊堡所發生的事在各地查經班都會有,我只是因著他們對我的信任,願意「讓」我聼聼他們的情況,好叫我能在主裏幫助他們。我相信周六白天的交通(在四個不同的場合,有四位同工分別告訴我他們彼此之間的磨擦和困擾)是對他們有幫助的。至少,從這樣的服事裏,我自己學習到很多。宇楠和我去年有機會到另一個教會去幫助他們解決他們中間的一些内部矛盾,但那次是偶然的,而且我們中間都彼此很熟。那一次的結果很圓滿,我也學到一件寶貴的功課,那就是在這種作和平之子代表的場合,多聼少講乃為上策。不是坐在那兒像個傻帽似的聼,乃是要有會聼的耳朵積極地聼,一邊聼一邊禱告。還有一件事我學習到的,就是絕對不要輕舉妄動,偏袒任何一方。身處在這種完全陌生的環境,我沒有辦法掌握所有的細節,知道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但是感謝主,人性是相同的,生命是傳承的,所以我能夠靠著主給我的一點智慧給他們一些原則性的建議。在與他們這樣的交通,很多時候,我都是說些刻骨銘心從經驗得來的教訓。我要他們看見自己的不完全,因爲神常常用我們這些不完全的人,在不完全的情況下,來完成祂完全的旨意。雖然世人說萬事抬不過一個「理」字,但是待人接物貴在有疑處不疑,「疑」是懼怕的表現,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所以愛能遮掩许多的過錯,使族群融和。同時,我們應當凡事仰望和平之子的耶穌,祂來的時候是真理和恩典俱來。有時候我們既或在教會裏看到一些不通情達理的事,我們不須要去壓抑那種義憤填膺的感覺。過去受到的教導都是灌輸我們那是不屬靈的,要去之而後快的,可是聖經的看法並不竟然。我們裏面那種想要不平則鳴的感覺,事實上是神公義的一面,是健康的,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的。如果我們對不義不法的事视若无睹的話,那我們就真有問題。可是我們重生了,有基督的生命藏在我們裏面,這生命不但有公義(斷不以有罪的為無罪),而且有恩典(願意給人悔改的機會)。所以要讓恩典遮蔽公義,學習基督的赦免,作一個外圓内方的器皿,追求和睦。

當我這樣誠懇地和他們一個個交談交通以後,有一位姐妹滿臉淚痕得到釋放,另一位同工高興得擧起雙手跳起來説:「我得到了!」不管各人的反應如何,感謝主,我相信他們或多或少都從神自己得了幫助。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寬容在今天的教會團隊事奉所扮演的角色更勝往昔。古人說:「寬容勝過百萬兵」。大衛的時代,掃羅王小肚雞腸,外寬内忌;反觀大衛,五湖四海,兼容並蓄,各種各樣來投靠他的人他都接納,以至後來大衛家日見興旺,而掃羅家日漸式微。曹操有一句名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我們在教會作領袖的,更應當有包容的涵養,對人不可求全責備,過分挑剔,應該像林則徐一副堂聯所說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啓用人才的時候如果看不到別人的長處,聼不得不同的意見,一有缺點就貶,一有過失則免,這樣就會不知不覺地到一個「世無可用之才」的地步。

今天在二十一世紀的西方文明發達的社會裏,寬容的另一個講究是「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一般地説比較容易,因爲你去安慰別人,多多少少是體現了施比受更爲有福的寬宏大量,又使被安慰者感恩戴德,實在兩全其美。可是「與喜樂的人同樂」就是不那麽容易,因爲一不小心就會落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的感覺裏面去。韓愈說:「有高世之才,必有負俗之累。」在知識分子中間作工,特別在學術界裏,難免會遇到恃才傲物,剛正不阿的基督徒。雖然他們應該謙卑,可是生命還沒有長進到一個非常成熟的地步,這個時候作領導的更要有那種「紆尊降貴」的氣度,豈不知「良弓難使,可以及高入深;良馬難乘,可以任重道遠;良才難令,可以致君見尊?」要帶領一個人,我們要先會看他屬靈的前途。雖然他目前還是「藝高人膽大」,不夠虛心,但主往往看我們裏面所有的,不是看我們裏面所無的,假以時日,好好造就他,說不定裏面是一塊璞玉。語云:「夫爭天下者,必爭人才。」今天我們在教會提倡「為天國儲備人才」,講求寬廣,「有容乃大」,豈不是當務之急麽?

愛的呼召

那天晚上,我被安排在一位姐妹家吃晚飯,她另外請了一對快要訂婚的弟兄姐妹作陪。這位姐妹原來學作曲,在北京就已經信主,現在剛來德國,正在語言班學習。那一對Couple,弟兄是學教育的,從河南來;姐妹是學鋼琴演奏,台北師大音樂系畢業,兩位都才得救一年左右。在跟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裏,我對弗萊堡這裏留學生的情形以及中國人在德國讀書就業的處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德國是一個非移民的國家,一般人學成以後很難留下來合法就業,造成校園裏的查經班常有靑黃不接的現象,所以要不斷地傳福音來維持成長。基本上來講,這是歐洲和美國留學的不同:來美國學費高,但是留下來的機會大;來歐洲費用低,但是留下來的機會小。其實在歐洲,特別是徳國,生活費不便宜,獎學金的機會也少,所以多半的人都要打工找外快。中國人有句話:「窮而後工」。在不安定的環境下,又須要奮鬥,人比較會想到生存的意義,這可能是造成目前德國查經班興起的原因之一。

晚飯後,我們一車人囘到學校參加晚堂的查經聚會。學生聚精會神著聼,認真地作筆記,使我很感動。第二天主日崇拜,我証道的題目是「馬利亞、和彼得。」這篇信息基本上是一個「愛的呼召」:呼召我們愛主,像馬利亞一樣,主就會常常向我們顯現;呼召我們囘轉,像彼得一樣 ,主就會大大地使用我們。信息開始的時候,冬日溫煦的陽光破窗而入,從高天臨到我們,多日來陰瀝的氣氛不覺一掃而光。會後接下來本來有一個小時「查經」的時間,可是今天他們安排我繼續禮拜五的問題解答。因著愛的呼召和感動,弟兄姐妹的問題不再是偏重内向,而是趨向外展,比如説如何傳福音等等。看到人被神的話語感動,是傳道者最大的欣慰。可是感動還得有行動,所以臨走的時候我用Rick Warren講過的那個種竹子的故事,勉勵他們傳福音不可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並且知道我們的勞苦、在主裏面是肯定不會徒然的。

愛中再見

因爲場地的限制,主日聚會以後他們沒有一起用午餐的時間,可是蔚泓很客氣,請我到她家吃了飯再上路。她在散會的時候臨時提出這個邀請,被另外一位姐妹聼到了,表示自願加入,蔚泓也欣然答應,可見他們關係熟悉的程度。蔚泓為人非常熱忱,也很能幹,兩位姐妹擠在不容轉身的廚房裏,熱火朝天的煮了半天,等到三菜一湯,有魚有肉的飯菜端上桌的時候,已經三點過後。用飯的時候,我們有很好的交通,特別是蔚泓姐妹講到她個人得救的見證。她是五年前到紐倫堡參加華人佈道會(講員梁燕城)的時候信主的。蔚泓那時候已經在德國拿到化學博士,在弗萊堡大學作研究,但是遇到家庭婚姻上的難處。那次她清楚地得救,神不但解了她生命上的心結,也解決她生活上的出路。感恩之餘,她在主裏好好地追求,得到更豐盛的生命,開始弗萊堡這裡的團契和教會。聼到她淚如雨下地娓娓道來,五年前發生的事就好像昨天一般,使我心裏深受感動。

愛使我們相聚一起,主的愛也與我們分離的腳步同行。互道珍重再見了以後,我在暮色蒼茫的公路上快馬奔馳之際,腦海中不斷地浮現出弗萊堡弟兄姐妹們的臉頰。他們沒有牧者,但是神會親自牧養他們。神也藉著他們中間屬靈的長者幫助他們,藉著路過的傳道人供應他們。臨行依依,他們歡迎我以後有機會再到他們中間作見證。我不知道以後神的安排會是如何,但我深信神會負他們的責任。德國很多中國教會沒有牧者。蔚泓告訴我,如果主差遣二十位傳道人來,都還不夠應付這裏的需要。美國若歌教會的詹宏牧師曾於2000年和師母去紐倫堡做工一年,建立教會。弗萊堡以及德國南部各地工作的興起都是直接導源於那一年勞苦的果效。

—後記—

在弗萊堡,很意外的看到楊東川牧師去年聖誕節來他們中間施洗的照片。經過他熱心的安排,我聯係上他從前政大外交系的同學,從小跟我在團契一起長大的胡為真弟兄。為真三年半前被中華民國外交部調派到德國駐柏林代表。可惜的是這次未能見面,因爲當我收到為真的e-mail和接到他電話的時候,我人已經平安返抵美國,結束了這次難忘的短宣之旅。

勞倫斯弟兄生平 (1611- 1691)

[譯者按] 這篇勞倫斯弟兄生平記載是在他過世以後由他的摯友約瑟德保夫寫的。勞倫斯弟兄雖然出身卑微,但他卻發掘了一個在世上渡旅客生涯而能經歷活在神的國度裏最偉大的奧秘。這奧秘是關乎人“不斷地專一操練與神同在”的功課。他生前常常提起:“是神把祂自己活畫在我們靈魂的深處。我們要做的,只是預備好我們的心,來接受祂與祂愛裏的同在。”三百多年來,勞倫斯弟兄一生的見證,對那些每天單單以更多認識神的全能,和享受祂愛裏同在為滿足的那班人,成爲不斷的祝福和指引。

在神的話語裏屢見不鮮的一個真理就是上帝的膀臂並非縮短,因爲祂的憐憫不會被我們的軟弱所耗盡。拿今天的世代跟初代教會的日子來比,祂恩典的能力並沒有絲毫地減少,因爲神的心意是保守祂自己的聖徒直到世界的末了。這些聖徒按著神配得的尊貴和偉大來尊崇祂,他們也因著自己樹立的榜樣成爲眾人美德的模範。

神並沒有因著初世紀出現的那些偉大聖徒而滿足,祂現今還不斷地興起人來履行聖徒所應盡的責任。這些聖徒不但保守聖靈在自己裏面所結的果子,而且因著與人分享,使聖靈在別人裏面也開花結實。勞倫斯弟兄就是這樣的一個聖徒。他是法國復活城的人,迦母萊會的一個平信徒弟兄。神讓他在末後的時代誕生,為的是要勞倫斯弟兄敬拜祂,並且預備作忠心操練各樣美德的榜樣。

勞倫斯弟兄出家以前的名字是尼可拉、賀蒙。他的父母都是正直敬虔的人,從小就教導他愛主。他們特別注意孩子的教育,單單讓他學習跟福音真理有關的課程。

勞倫斯弟兄年輕的時候加入部隊服役。在軍中他以誠實為立身之基,單純為處世之法;勞倫斯弟兄這時候也開始從神領受祂的恩慈和憐憫。

開始之時,他成為德國部隊的戰俘並以間諜處理。在這段不容易的時間裏我們可以想象他的忍耐和鎮定受到何等大的折磨。敵軍甚至於用絞刑來恐嚇他。可是勞倫斯弟兄只簡單地囘答他不是造他們所想象的,然後又補充說因爲他沒有做過任何虧欠良心的事,所以死亡對他來講並不可怕。當輪值的(敵方)軍官聼到他這麽講,他們就釋放了他。

後來我們這位年輕的戰士受了傷以至被迫搬到離部隊不遠他父母的家裏去休養。這給他機會去從事一個更神聖的事業 – 在耶穌基督的國旗幟下打美好的勝仗。他所以決心把自己完全地奉獻給神並彌補過去的缺失不是因爲消極的逃避,乃是因著真誠的敬虔。神於是讓他看穿世上一切享樂並使他愛慕那些天上的事。

勞倫斯弟兄在他屬靈起步之初對神的恩典沒有全面性的了解,以致未能及時讓恩典來解決他的問題。在尋求關於他工作的困難、世界的腐敗,人的不穩靠、以及仇敵的可怕這些問題的解答方面,勞倫斯弟兄有相當程度的掙扎。可是主永恒的真理終究征服了那些恐懼,使他堅定不移地在福音的教導之下跟隨耶穌基督的腳步前行。

這給他的臉上帶來新的神采,使他從许多的難處中釋放了出來,而這些難處都是屬於魔鬼和世界通常會加給凡願意奉獻自己給主之人的那類難處。從此,我們的弟兄得到一種帶著慎重的堅毅,讓他如此全心全意地來跟從神以至過去的難處轉眼之間就像神跡似的消失得無影無蹤。當他在思念主的信實之時,因著他對耶穌基督的愛使他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十字架的謙卑對他來講,成爲世上的無價之寶。

充滿了神聖的熱忱,勞倫斯弟兄從内心開始以單純和誠實來追求神。由於過去屬世追求而有的痛苦導致靈性上的疲乏,他想要退休到曠野裏去。在那裏,藉著他從屬靈生命裏的重新得力,他經歷到從未有過與神親密的關係。

可是我們的弟兄很快就發現這樣與世隔絕的生活對一個剛剛起步的基督徒是不好的。當勞倫斯弟兄看到自己生命裏被輪番交替的喜樂、悲哀、平安、惶恐、激昂、低沉所主宰,他開始懷疑自己到曠野生活的決定,進而盼望住在一個弟兄之家。在這樣的一個團體裏面,他們生活模式的基礎是建立在耶穌基督堅固的磐石上,而不是依靠那些像流沙似的不定以及短暫的個人敬虔。團體裏的弟兄們能夠藉著彼此的教導和激勵,保守大家生命裏大起大落的現象。起步的時候並不容易。他被神愛的催促去了巴黎,在那裏他進入了天主教的卡姆萊會(Carmelite Order)並開始用勞倫斯弟兄作爲出家的名字。

從開始的時候,禱告對他就特別重要。不管多少俗事纏身,他從來不犧牲禱告的時間。他的操練與神同在而帶來的那種愛很快地使他成爲修道院裏眾弟兄的榜樣。雖然他在那裏被分配做最低微的工作,他從不抱怨。耶穌基督的恩典使他在一切不稱心或勞累的事上都能得勝有餘。

他對神的忠心耿耿是有目共睹的。有次他的一位帶領弟兄告訴他關於修道院有可能開除他的流言。他的囘答是:“我的前途在神的手裏,祂會照祂喜悅的方式待我。如果不在這裡服侍祂,神會為我在別處開門。”

然而,當勞倫斯弟兄嘗試著要過更屬靈的生活,他得救以前生命裏的罪惡感不斷地困擾他,他也斷定自己是個罪魁禍首,不值得神任何的憐憫。這使他有十年之久活在極度的恐懼戰驚之中。靈裏受傷的他向神頃心吐意自己的難處。可是他裏面對服事神要付出的代價而有的恐懼使他不能領受神完全的救恩。

在這段痛苦黑暗的日子當中,勞倫斯弟兄並不能從禱告得到太大的幫助,可是他仍舊繼續不斷地祈禱。因著對神的信心,他最高的意願還是要討祂的喜悅。甚至當他凖備完全放棄對神的追求時,他還是在自己裏面找到力量和勇氣來忍受。他對神說:“對我來講,只要我在愛裏與你的旨意聯合,我不再在乎我所經歷的以及我所受的痛苦。”

這正是神要傾倒下祂同在的祝福以前所要他擁有的心態。但我們謙卑的弟兄還不知其所以然的是神對像他這般的罪人所發的憐憫有何等浩大。他不知道神已經赦免了他的罪。從那時候開始,他靈裏的堅忍與日俱增。神在頃時之間能成就奇妙的大事忽然打開勞倫斯弟兄的眼睛。神榮耀的神聖啓示臨到他,點亮了他的生命,除去他的恐懼,也結束了他裏面的掙扎和痛苦。此後,默想神的屬性和慈愛開始模造勞倫斯弟兄的人品。這樣的操練對他來講變得那麽地自然,使他在最後的四十年中得以持續不端操練與神同在的功課(照他的形容是一種跟神平靜、親切的對話)

勞倫斯弟兄以培養一種在他心裏深切的神同在的感覺來開始這個操練。他說,神的同在要用裏面的愛心來保持,而不是用外面的話語來講明。他又說:“在明白神的道路上,思想佔的成份很少,而愛心能成就一切。”

他接下來說:“我們不必一定要找些大事來做。那怕是我在盤子裏煎一塊小的蛋餅,也是為了愛神。做完了以後,如果沒有別的活要幹,我就俯伏在地敬拜神,感謝祂給我夠用的恩典,然後起來的時候我心裏面覺得比一個君王還要滿足。就算我什麽都不能做,能夠為了愛神而從地上拾起一根稻草我就滿足了。

人們尋求種種的方法來學習認識神。他們期待用不勝枚舉的操練方式來達到目標。既便達到了,他們還要花很多力氣來維持神的同在。為了愛神而做一切的事,用一個人生命力的全部來向祂表明這個愛,以及在我們的心裏藉著與祂不斷的交通來維持祂的同在,這難道不是捷徑麽?這件事並沒有很大的講究,我們只須要單純地、多多地去行就是了。

當弟兄中的一位堅持要勞倫斯弟兄告訴他操練與神同在的方法之時,他用跟素常一樣的單純方式囘答:“初來到修道院的時候,我仰望主是我全所有心思意念的創始成終者。在特定的禱告時間裏,我默想神的真實和屬性。神的真實和屬性需要我們用信心的光照來接受,而不是靠長時間的默想與閱讀。藉着思念耶穌,我對這位我存心樂意投靠同止的人就有更多的了解。“當份内的工作都做完了後,剩下的時間裏,我把自己單獨的關在廚房之中,沉潛在認識神的尊榮裏。

“事實上,我以禱告結束我的工作,我也以禱告作爲工作的開始。在工作時段開始之前,我會用信心對神這樣說:“我的神啊,我知道你以往是不斷幫助我的,現在照你的旨意我必須要做些屬世的工作。求你給我夠用的恩典,使我能常在你面前維持你的同在;與我同工,好叫我能盡我所能,接納我在工作和喜好各方面對你愛裏的奉獻。

“在我工作之中,我會經常不斷地跟主交談,好像祂就在我跟前一樣,把我的工作交給祂,感謝祂給我的幫助。在我工作結束的時候,我會小心翼翼地省察自己。如果發現做得好,我感謝神;如果發現做得不足,我會求主赦免而心不氣餒,下一次繼續好好地做,仍舊住在主裏。
“因着這樣每天不斷地操練與主交通,跌倒或走錯時及時求祂赦免,神的同在從開始如此的不容易慢慢對我變成非常的容易和自然。”

當勞倫斯弟兄開始發現這種神聖的經歷帶給靈裏的祝福是這麽的大,他開始勸他所有的朋友盡他們的力量去做同樣的追求。為了指望他們下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勇氣去行,他用最有力的理由試著來説服他們。以他屬靈的熱忱和屬神的榜樣,他不只感染了他們的心思,也感動了他們的心志。他幫助了他們改變對這神聖追求的態度從原先的漠不關心到後來的滿懷熱忱。他的身教確確實實的勝過他的言教。人只須跟勞倫斯弟兄有一面之縁,就會像他一樣渴慕追求與神同在 –不論外面的事有多麽的忙碌。

勞倫斯弟兄認爲「與神同在」的操練是最容易也是達到屬神完全、免於犯罪境地最短的路徑。甚至於在廚房最忙碌的時刻,弟兄保守在主裏的事實是鮮而易見的。他常常一人要幹兩個人的活,可是從來沒有亂了套,總是按部就班地處理每一件事,永遠維持那種謙虛平和的内涵,不急不徐的表現,以及靈裏平靜安穩的風度。

在他與主内室的交通裏,我們弟兄的感覺變得那麽的平穩以至他不再有任何内心的掙扎。他培養了一種溫柔的性格、完全的誠實和世間最慈愛的心。他慈悲的臉部表情,他可親的擧止動作,他單純和謙卑的待人接物馬上就使他得到周圍人的尊重。他們越多認識他,就越感到他高山仰止的正直和敬虔。

他在修道院過的生活已經是相當的歸真返璞,但他從來不故作謙虛,因爲那樣做只會使人反感。相反的,他與任何的人都能相處,把他的弟兄當朋友看待,而不願凸現、誇耀自己。他從來不把神的恩典作想當然爾,從來不炫耀自己的長處為要得到別人的稱讚,總是期望著過一個默默無聞的生活。雖然他確實是個謙卑的人,可是他從來不以謙卑為榮耀,只追求謙卑的實際。除了神以外,他不求任何人注意他所做的,只追求神自己作爲他的賞賜。

雖然勞倫斯弟兄天性沉靜,但是如果為了使他的弟兄們得造就,他在與人溝通時沒有任何困難。然而照他周圍的人觀察,他對那些自以爲是的人比較有點保留,而樂意同那些單純又不造作的人交往。當他找到這些基督徒的時候,勞倫斯弟兄會跟他們分享自己所有學習過的功課,同時用不可思議的簡易方式對他們透露關於屬靈生命和屬天智慧最深奧的祕密。他甘甜的話語是那麽地感人,以至於那些領受他教導的人事後覺得自己好像被神的愛刺透了似的,滿腔熱火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所學到的真理付諸實施。

因爲神往往用愛而不是用審判的懼怕來引領他,所以勞倫斯弟兄的言談也常在靈裏帶給人同樣的愛。他鼓勵其他的基督徒要依靠神的愛,而不是學富五車的知識,來主導他們的屬靈生命。他曾經跟他的弟兄們講:“是造物主教導我們真理。祂能夠在一眨眼之間讓那些謙卑的人曉得關於信心的奧秘(甚至於神自己),甚至超過我們多年花工夫的學習。”

為了這個緣故,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回答那些好奇的問題。因爲它們除了使靈性疲勞、心靈枯乾以外,沒有任何結果。可是當他的上司要求他對在開會中所遇到的難題說明他心裏的想法時,他的回答總是那樣的清楚,令人無可置疑。很多有學問的人也都注意到他這種特別的能耐。有一位跟他約談過幾次法國挺有名的主教說:“因爲勞倫斯弟兄對神的熱愛,神直接對勞倫斯弟兄説話,向他啓示神聖的奧秘。”

勞倫斯弟兄喜歡在神所造的大自然裏尋求祂。被神創造的華美所感動,他的靈魂是那樣強烈地被神所吸引以至沒有任何事物能夠使他與神相隔。在每一樣被造之物的完美裏,他看到神的智慧,神的慈愛,以及神屬性在其中的能力。每次在這樣的光景中,他靈裏就會如此被對神的敬愛所充滿,以至於他會在愛中喜樂地對神說:“噢主,我的神!你的蹤跡何其難測,你的創造何等奇妙,你的作爲何等偉大。”

勞倫斯弟兄的屬靈生命長進開始於他對神的智慧和能力有深入的認識。這種認識導致他以後的屬靈登峰造極。在起先的時候,信心是他在亮光裏尋求神的一種方式。後來漸近成熟以後,他單獨靠信心在各樣屬靈的事上引導他。勞倫斯弟兄常常說:沒有任何他所聼到的、他所讀過的、他所寫過的,能夠與神在信心中啓示給他關乎父神和耶穌基督的榮耀相比。我們來看他自己的話是怎麽說的:

“神不需任何旁證就能夠讓自己的真實被人完完全全的認識。我們一天到晚窮於在推理和科學上尋找真理的翻版,卻沒有去找那真理的源頭。神把祂自己原本深印在我們的心裏,我們要用那超脫自己感覺的信心,擧起我們的信念,提高我們的視野,來敬拜父神和耶穌基督神聖完全的本質。信心之道應是教會的中心思想,她本身就足以使我們達到完全。”

信心是勞倫斯弟兄最明顯的美德。正如同義人因信得生,信心成了他的生命和他靈裏的供應。因著他的信心如此激勵他的靈命,經年累月下來他屬靈的成長為人所共知。這種偉大的信心帶領他來到神面前,提升他超越那不屑一顧的世界。因此,他以單單尋求在神裏的喜樂為滿足。
信心是勞倫斯弟兄最好的老師。信心使他對耶穌基督,神的兒子居衷為王,有無以言喻的景仰。因爲他是那樣地愛主,勞倫斯弟兄往往在白天或晚上花很多很多時間跪在耶穌的腳前敬拜祂、仰慕祂、向祂傾心吐意。

這信心也使勞倫斯弟兄對神的話有最高的敬意和摯愛。我們的弟兄相信甚至最有名的學者所寫的書也沒法跟聖經相提並論。這樣的信念使他不但對信心學到的功課深信不疑,而且常跟人說他在世上一切的學習都沒有辦法滿足他。因爲神的完全是無止境的,所以人對祂的認識也沒有窮盡–沒有任何高言大智能表達祂的榮美。“只有信心能使我完全了解神的本性。藉著信心,我能在很短的時間裏認識祂,超過我多年來在學校裏很長時間的學習。”

信心,使勞倫斯弟兄對神的良善有一種堅定的盼望,對神的安排有無比的確定,這使他能夠把自己完全沒有保留地交托在神的手中。他從來不擔心自己的結局,相反的,他只管將自己投在神無比憐憫的懷抱裏就夠了。事情越是看起來走投無路,他對神的盼望越大。這就好像岸邊的崖石,海浪一波又一波猛烈地打擊它,它在風浪中仍然迄立不動。這就是為什麽他嘗說一個人最能榮耀神的就是在於他完全不信靠自己的能耐,而完全依靠神的能力。

勞倫斯弟兄在任何的遭遇上都看到神的安排。因爲他這麽愛神的旨意,他願意把他自己的意思完全降服在神的旨意以下。這保守他活在持續不斷的平安之中。雖然有時人會告訴他這世界一些可怕的事,他聼到了就單純地仰望神,相信祂會使萬事互相效力。甚至當有人問他如果神給他機會選擇繼續留在世上活著或離世與主同在,他的選擇會是如何?勞倫斯弟兄説他會讓神來決定這件事,因爲他活著不為別的,只是為等候神的旨意而已。

一個人對自己國家的情懷本屬自然,很多人甚至把這種屬地的情懷帶到最屬靈的地方去,可是勞倫斯弟兄卻不是如此。那些跟他在這方面看法不同的人,對他的愛戴卻沒有不同。在一般的事情上,不論是誰做的或是為誰做的,他總是往好處着想,願人人得造就。他是天國的子民,不汲汲營營以地上的事為念。他顧念的不是那些短暫的事。他的意念是趨向永遠的事,因他心所思念的沒有別的,只有那位永恒的主。

神的愛是這樣地充滿著勞倫斯弟兄的心以至於他把他所有的喜愛都放在這位屬天至愛者的身上。信心,使他認識神是那至尊的真理;盼望,使他思念神是那全備的喜樂;仁愛,使他看見神是那完全的主宰–就是完全的實體。

他對每一件事,每一個地方,每一件工作都保持一種持平的心態。不管他是在修鞋子或是在為社區禱告,這位良善的弟兄在各處都找到神的蹤跡和作爲。他不會急著想去參加退休會(編者按:天主教的「閉靜」)因爲他知道不論是在平日的工作當中或是在沙漠的荒野裏,他都能向神獻上他的愛戴和讚美。神的同在是不會因環境而改變的。

勞倫斯弟兄唯一進入與神同在的方法是一切為愛神而做。因此他對任何一件事除了是不是為神而做以外,其它方面他都不在意。他所關心的是神,而不是事情的本身。他知道越是做違反他天然喜好的事,他對神的愛付出越大。他知道擧動再小也不會貶低他奉獻的價值,因爲神不需要我們給祂什麽,只須要我們為愛神而做。

勞倫斯弟兄另外一個特點是他卓越的堅定和沉著,從別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勇者無懼。」這顯示出他裏面的人格是已經超越一切不屬神的患得患失了。他從不貪圖什麽,他處變不驚,他有恃無恐。他這種靈裏的穩固和他所有的美德都來自同一個源頭。他對神的極其崇敬使他把神看作最高的公義與無限的良善。他深信神不會對他失信,只會使他有益,因爲他定意不讓神難過,只想盡量在每件事上為了愛神而作。

勞倫斯弟兄愛神不管有沒有獎賞可以獲得,或懲罰能夠避免,絕非為了想要從祂那裏得到些好處。他只注目神的榮耀和祂神聖旨意的完成。這特別在他最後一場病中看得非常清楚。在那場病中,至到他咽下最後一口氣之前,他的精神面貌都是那麽清醒,應對自如就好像健康一點都沒有問題似的。

他對神的愛是那麽的純潔,他盼望若是能行,神看不見他在服侍中的擺上。他有這樣的想法,是因他願看到一切的工作沒有自己的成份參雜,都是為了神的榮耀。可是神不讓我們的弟兄缺少過任何百倍的賞賜,常常使他經歷到喜樂的洋溢和他的同在是那樣地震撼人心。

甚至禱告時他的心都充滿了神愛火的燃燒,這叫他有時候不容易控制住内心的喜樂。他雖然不想叫人看見,但別人常常看到他的面部好像天使的臉面一樣放光。

因爲愛神和愛一個人的隣舍原是一體的兩面,勞倫斯弟兄對他周圍人的愛心和對主的愛心完全沒有兩樣。他相信基督在福音書裏面是這樣教導門徒的:不論做任何一件事情,甚至對象是最卑微的弟兄,都是為主做的。當他在為他的弟兄們做事的時候,不管做什麽,他總是特別小心謹慎,特別是在廚房。那裏,勞倫斯弟兄對待他們像天使一般。這種愛的服事,感動也影響了後來每一個接替他工作的人。

他盡其所能地幫助那些有需要的窮人。他在他們有困難的時候輔導他們。總而言之,他與人爲善,與人無過。他也一生盡力而爲地帶人信主。勞倫斯弟兄面對死亡無所畏懼。在他臨終之際,他是那麽地鎮定,那麽地平靜,又是那麽地喜樂。他的盼望變得更加堅定,他的愛心更加真摯。(如果他過去愛過神,他在臨終前對祂的愛沒有絲毫減少。)他奉爲最寶貴的信心,變得特別的強而有力,光照他的全心,穿透他的全人。

當勞倫斯弟兄彌留時,有一段沉潛的時間讓他回憶過去神在一生中給他的豐盛恩典。當問起他是如何打發那段時間的,他回答說:“我所作的也是我到永恒以後永遠要作的–全心全意地稱頌神,讚美神,仰慕神,愛慕神。弟兄們,這是我們至極的目的:仰慕神,愛慕神而無須在其它的事上操心。”
次日,一六九一年二月十二日,勞倫斯弟兄在完全清醒、沒有任何痛苦之中回到了主的懷抱。旅世八十載,他平靜安穩地把自己的靈魂交還給神,就好像一個人睡去了似的。他的死有如安詳的瞌睡,讓他從今世渡到那更為有福的永世。他的死在主裏面看為可貴是顯而易見的,而且他的賞賜很快接踵而至,使他得以享受榮耀:他的信心得到清楚的異象,他的盼望得到實際的擁有,他的愛心得到神完全的真愛。

【譯者後記】目前坊間所流傳的英文版《與神同在》絕大多數都只有勞倫斯弟兄的四次談話以及他的十二封信和一些屬靈格言,而約瑟德保夫同時所寫的《勞倫斯弟兄生平》卻沒有被納入其中。所以我們無法遮掩心中的歡愉,當我們在賓州Whitaker House 1982 年所出版的《與神同在》裏找到有關勞倫斯弟兄的生平的資料。現在我們將之譯成中文和聖徒們分享,正如英文譯者所說的:“雖然成書於三百年前,此書對今天每一個忙於世事的基督徒仍舊相當適用。”願主使用我們這些得到勞倫斯弟兄幫助的人,服事今天的世代如同他當年一樣。

愛因斯坦逝世50周年紀念 (2005)

一九五五年四月十八日,擧世公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新澤西州與世長辭。 世人對愛氏在物理學的成就和促進世界和平方面的貢獻,頂禮膜拜已經很多,本文在此不多贅述,僅此藉著這機會, 節錄「保羅在雅典」其中提到關於愛因斯坦的一些文字,以玆紀念。

愛因斯坦1900年在蘇黎士技術師範學院畢業。1905 年他在蘇黎士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連博士論文在內,那年他一口氣發表了六篇論文,其中有兩篇是關於布朗運動的,兩篇是有關特殊相對論的,一篇是關於光電效應的。這篇有關光電效應的論文使他後來(1921)得到諾貝爾物理獎。其實愛因斯坦在科學的領域裏最大的成就還是相對論,包括特殊相對論和普遍相對論。前者應用到等速相對運動的座標系統,而後者則應用到加速相對運動的座標系統。應用不同但是原理是一樣的,那就是用「時空相對性」的原則來解釋光速絕對不變。普遍相對論在科學領域裏特殊的地位可以從1965年在紀念相對論發表五十周年的一次學術性的聚會中,量子力學的泰斗,自己也曾是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的 Paul Dirac 對愛氏有這樣的推崇作爲代表:「在二十世紀眾多的物理發明中,發明者本人如果當時錯過機會的話,假以時日,別人也會發明, 只有普遍相對論例外。倘若不是愛因斯坦在五十年前發現普遍相對論的話,我們到今天還不會有普遍相對論。」

特殊相對論完成後,愛因斯坦就開始構思一個更完美的理論體系,把物理不變的原則應用到加速的座標系統中去。他經過八年的努力,和無數的挫折才在1915年完成。普遍相對論的數學結構非常深奧複雜,但是它在物理學上的突破卻是相當簡單,那就是不只時間是相對存在,而且萬有引力也是相對存在。他第一次悟出這個道理是在1907 年。那時候愛氏還只是專利審查局的一個小職員。有一天他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忽然間一個念頭一閃地出現:「假若一個人自由的落下,因為他加速的下落,效果就相當於一個向上的萬有引力,而這個向上的引力又剛好抵消了原有的地心引力,所以他就是一個自由的落體。」多年後他回憶當時的情景說:「這個念頭使我大吃一驚,因為這表示這個人不但不會感覺到萬有引力的存在,而且如果他丟出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因為也是自由落體,所以對這個人來講,它們之間相對的關係是靜止的。」當然,他後來把這種相對的原理推而廣之,應用到不是自由落體的情況中。最近坐飛機途中,有一陣子飛機忽然下降忽然上昇,我也隨之一下子感覺自己身輕,一下子感覺自己體重。這個原則是一樣的。因為飛機忽然下降就相當於一個向上的萬有引力部份地抵消了我身體的重量。今天你我能夠明白這個道理是因為它和我們日常的經驗吻合。科學基本上是實證的科學,但是愛因斯坦所以偉大的地方,就是他在追尋普遍相對論漫長的歲月中幾乎是沒有實驗的結果引導他。從蘇格拉底開始,哲學家倡導:「偉大來自簡單的事物。」愈是基本的突破,愈從單純的理念和經驗出發,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可是在這種引發的靈感沒有來到以前,我們不知道要放棄多少過去因經驗得來的假設和理論,在這個靈感來到以後又不知要經過多少奮鬥才能把理念化成一套完整的「理論」。讀辛棄疾的詞:「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等到那個人出現了,一切都變得明朗起來。可是要在闌珊的燈火裏,千萬人之中找到他,不但要有非凡的眼力,並要有非常人具有的耐力。愛氏就是這等人。

「在燈火闌珊處」。神是自隱的神。除了對保羅那樣偉大的器皿衪必須用非常的方式當頭棒喝來改變他,對於你和我來講,衪經常在闌珊的燈火中默然愛你,經年累月地透過你周圍的人、事、物來感動你。直到有一天你「驀然回首」了以後,也就是聖靈感動你使你在生命的「理性」和「感性」上有一個基本的突破以後,你就能夠明白為什麼愛因斯坦不只一次的說過:「上帝是不擲骰子的。」

愛因斯坦對自然規律的必然性有絕對的信念,但是他在追求新生事物上卻能從舊盒子外面來構思新盒子該如何設計 (Think from outside the Box)。這種「尊重事實」和「容忍懷疑」的態度是科學精神的根本。我們常人因著日常生活的繁忙以及自己人生經驗的局限,久而久之自然對超越理智那種形而上,抽象的東西不但不感興趣而且產生一種存疑的態度。其實神是恆久忍耐的神,祂能容忍我們的懷疑。

主看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聖經早就確定時間的相對性,只是人未能認清科學是追求「相對的真理」,而宗教是追求「絕對的真理。」雖然一個是相對,一個是絕對,但是兩者並存互通性的地方比比皆是。大凡一個不是迷信的宗教,它都會告訴你:「主觀的信仰必須建築在客觀的事實上。」基督耶穌從死裏復活是歷史的事實,可是我們對這位復活主的信仰卻是主觀的經歷。今天人的困擾就是把相對當作絕對,把絕對當作相對。既不瞭解客觀的事實,也不接受主觀的經歷。「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工具要對,果效才有。林肯有一句名言:「人生有如文章,在乎內容,不在乎長短。」同樣,從生命的角度來看:「生命有如道路,在乎方向,不在乎距離。」人生信仰的追求,主要是方向的問題,而不是距離、速度和快慢的問題。方向若有偏差,時間越長,誤差越大。如果背道而馳的話,我們就會和真理從一度失之交臂,到永遠沾不上邊,這不是太可惜了嗎?

保羅在羅馬

使徒行傳二十八章第三十至三十一節說:「保羅在自己所租房子裏住了足足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並沒有人禁止。」使徒行傳一共有28章,有關保羅在羅馬的記載只佔了其中不到一章的篇幅。可是,保羅在羅馬的服事對於後來福音的廣傳和教會的建立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既然聖經裏「歷史」的部份對這方面的記載不多,我們就須要多從「書信」的部份來看「保羅在羅馬」這個題目,因為書信裏面有歷史,歷史裏面也有信息。全本新約除了頭尾的四福音和啓示錄以外,其中所包括的不外乎「歷史」和「書信」。為什麼說「書信」裏面有「歷史」呢?舉一個例子:保羅在羅馬書15章裏面提到他已經接受了哥林多教會的奉獻,就要上耶路撒冷去供給聖徒,可是從哥林多前後書裏面我們看得出他還沒有去過哥林多教會。從歷史和其它的考據我們知道哥林多書信是在主後55年寫的,因此我們可以推論出羅馬書是在主後55年以後寫的,很可能是主後57年保羅上耶路撒冷以前在哥林多停留三個月的時候寫的(徒20:2-3)。至於「歷史」裏面有「書信」,有信息那就更顯而易見了—彼得五旬節的信息是新約中神藉人傳的第一篇信息;保羅在亞略巴古的演講後來成為古希臘史上名垂千古的三大演說之一,另外保羅在六個不同的場合,或是公開見證,或是個人談話,或在公會申訴,或在法庭申辯,他所傳的信息在使徒行傳裏都有詳細的記載。

保羅一共寫了十三封書信。雖然比重有所不同,但是以數量來講,一半以上是在他去了羅馬以後寫的。其中包括第一次在羅馬坐監的時候所寫的四封「監獄書信」和三封「教牧書信」。「教牧書信」中間的兩封,提多書和提摩太前書是他最後一次回羅馬前寫的;最後的一卷書,提摩太後書乃是他殉道前在羅馬的地牢裏所寫的。提摩太與保羅同工先後20年,是他最親蜜的同工,是保羅福音所生的「真兒子」。所以我要靠主的恩典,以提摩太書信作為信息的發軔點,把保羅抵達羅馬以後的書信稍稍加以整理,再根據第一世紀其他教父的書信和歷史的記載與讀者分分享有關乎「保羅在羅馬」的情形。

在馬太福音5章18節,主耶穌說:「天地都要廢去,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天使在路加福音裏也為神的話作見證,說:「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是不帶著能力的。」可是在另一方面神讓我們在聖經裏看到一個基本的原則,那就是在屬靈的事上是有「先後之分」和「輕重之別」的。「你們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其中最大的是愛。」「看啊!馬利亞已經揀選了那上好的福份。」既然有上好的福份,那麼就會有次好的福份;既然有最大的,那麼就會有次要的。所以我們要注重主所注重的,追求那上好的,雖然有時候會面臨一些必須的取捨和揀選,但這就是叫做「活在主旨意的中心」,而不在邊緣和枝節的事物上忙碌。對於像保羅這樣一個有異象,有負擔,有方向性,有使命感,「任重而道遠」的人,這一點他是很清楚的。他一生的服事也反應出這種以「中心」為主的工作態度。

使徒行傳13章保羅奉差遣大約是主後46年,在以後的十二年當中他作過三次的宣教旅行,橫跨歐亞,出去回來都是以安提阿為中心。(那時候保羅還沒有到過羅馬)主後57年他回到耶路撒冷,被補,在凱撒利亞被羅馬以「莫須有」的罪名關了兩年。雖然後來宣判無罪,但是因著保羅上告凱撒以防羅馬巡撫和猶太人妥協把他送到耶路撒冷受審(那無疑是死路一條),巡撫就抓了一個百夫長帶他坐船到羅馬去。本文開頭所引使徒行傳的結尾這樣記載著說:「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裏住了足足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並沒有人禁止。」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使徒行傳到這裏就突然結束,因為這離後來保羅殉道至少還有五、六年之久,而且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醫生到最後眾人都離棄他的時候還是跟保羅在一起的。(提後4:11)但是,我們今天能肯定的說保羅的工作沒有到此就不了了之。第一世紀的教會歷史學者Eusebius告訴我們保羅後來被釋放了,因為所有控告他的狀子沒有一件是站得住腳的。羅馬民事法律的制度中是沒有政府檢察官(State Prosecutor)的,所有被告的人都有權利要求和控訴他的人當庭對質。我們都知道保羅是神特別揀選的器血,年輕的時候在伽馬俐門下嚴謹受教,後來年事及長比法利賽人還要法利賽人。古語說:「見書如見人。」我們只要看看羅馬書和哥林多後書,特別是第12章,就可揣摩得出當年的保羅和孟子全有同樣的感觸:「余豈好辯哉,余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韓愈在進學解裏面提到:「孟軻好辯,孔道以明。」從人的角度來看:保羅是學問過人,能力過人,才氣過人,資質過人,智勇過人真是韓愈所謂的「不世之才。」所以就算猶太人要千里迢迢到羅馬去告他的話,能夠與保羅「對簿公堂」「分庭抗禮」的人在當時應當是「屈指可數」的。如果我們相信教會傳統的說法,彼得是比保羅晚兩年到羅馬的話,那麼當保羅軟禁被釋的時候,也正是彼得剛到羅馬不久。羅馬的教會不是保羅,更不是彼得設立的。最早的聖經根據是離當時30年前的第一個五旬節,在耶路撒冷有從羅馬來的客旅(徒2:10),因此羅馬的教會很可能是這些信徒回去建立的。(徒2:10)那時候羅馬城的人口估計至少有一百萬人以上,而且還在快速增長當中。它不但是羅馬帝國的首都,也是當時全世界地緣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就是指當時從奧古斯都(Augustus)開始歷經三百年「羅馬盛世」的光景。有的人因著經商,有的人為了謀生,全世界的人口不斷的湧進羅馬,以致有一度皇帝必須下旨夜間馬車行駛一律禁止。在這樣一個廣大的福音工場之中,保羅和彼得合作無間地努力為神作工。遍佈全城的聚會點不斷增加—保羅福音佈道;彼得培靈造就;保羅注重外邦人的需要,彼得專長猶太信徒的照顧。不論是聚會或是探訪,早年在安提阿因著與外邦人吃飯而引起的一些不愉快的事(加拉太2:11-14)早已煙消雲散,兩個弟兄因著從「同攻」變成「同工」更加的彼此敬重,惺惺相惜。福音在這個情形下不但傳遍了御營全軍,而且19世紀的考古學者發現到了第一世紀末了大逼迫進入狂熱高潮的時候,整個皇族的一個支派(Entire Branch of The Flavian Family)都成了基督徒。可是保羅的負擔沒有使他留下而成為羅馬的「主教」或「駐堂牧師」,神繼續帶領他向外、向西,把福音帶到當時所曉得的世界邊緣的西班牙,完成了他多年前寫羅馬書時候的心願(羅15:23)。從西班牙回來,他行經海路到了克里特(CRETE)島,島上的教會很可能是保羅第一次去羅馬經過時所建立的。這次離開的時候,保羅把他的同工提多留在島上設立長老,堅固教會。保羅本人則去了亞細亞省,在哥羅西,以弗所和別迦摩各城傳福音,建立教會。在他回去歐洲(馬其頓)以前,保羅安排另外一位年輕的同工提摩太留在以弗所教會作神「無愧的工人」,並且「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後來保羅去到馬其頓西岸的尼哥城(Nicopolis)在那裏他寫信給提多(提3:12)和提摩太。幾個月以後他回到羅馬。這羅馬城裏的光景和五年前他離開的時候完全不同了。殘忍的尼祿皇帝對基督徒展開大規模逼迫運動正方興未艾。希伯來書11章裏面描寫那種「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那種磨難和遭遇很可能就是指著那時所發生的事。不要說傳基督了,只要信主就是犯罪,而且不須要審問就可以處死。不到一年,保羅被捕。這一次的坐牢(大約是主後67-68年)和以前「住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裏」是截然不同的境遇。牢裏陰冷,「諸氣萃然」,很多囚犯如果沒有被提出去「就刑於東市」,也病死於土牢之中,更不用說保羅這時已經是60開外的人了。知道自己「離世的時候到了」,保羅在獄中寫了一生中最後的一封信給他「親愛的兒子」提摩太,要他「趕緊」到羅馬來。歷史沒有告訴我們提摩太有沒有最後見到保羅一面,把他的「書卷」和「外衣」帶去給他,可是在提摩太後書裏面關於傳道的囑咐,工作的指示和工人品格的勸勉,保羅沒有用「你辦事,我放心」之類的話三言兩語帶過。反而,這些仔細的教導不但幫助了這位年輕同工日後的服事,而且在不久之後為主殉道,成為將近兩千年來無數教會工人的祝福和勉勵。

命令的總歸

提摩太前書一章五節說:「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這一節經節特別是第一句:命令的總歸就是愛,我多年來不甚明白,直到最近參考了幾處其它中英文翻譯的版本才略有開啓。所以我試著用另一種方式來讀的話它的意思就是:這囑咐(就是同章第三節的“囑咐")的目的是出於愛也是為著愛。提摩太前後書所講的基本上是保羅對提摩太的“囑咐"。在前書6章13節保羅說,“我在叫萬物生活的神面前,並在向本丟彼拉多作過那美好見證的基督耶穌面前「囑咐」你…"在後書4章1節裏保羅說,“我在神面前,並在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囑咐」你,務要傳道…"不但「囑咐」,而且「交託」(提前1:18);不但「交託」給提摩太,而且要提摩太「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2:2)
既然這個囑咐的目的是出於愛,但是這個愛又是從那裏來的呢?保羅接下去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

首先我們來看什麼叫做「無虧的良心」。這主要是講我們「過去」天良的虧欠已經被耶穌的血洗乾淨,所以神不算我們有罪。這就是得救。

第二,什麼是清潔的心(Pure Heart)呢?這主要是講到我們「現在」,今天,在神面前的光景,不但我們的行動是純全無可指責的,連我們的動機都是清潔的。老子說:「知人者智,知己者明。」這是「自知之明」的出處。人的心好像一面鏡子,如果鏡子不清潔的話,我們就不容易看到自己的本像。聖經上有「油蒙了心」這句話。試想如果鏡子上面抹了一層油的話,就算豬八戒往裏頭看,也看不清自己「裏外不是人」的真面目。另一方面我們要講究的就是「鏡子」必須要平穩才能照得清楚。孟子曾經說過:「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詩篇裏面大衛也講到他的心平靜安穩。這裏講到的一種境界是現在式,是不斷要在主面前維持的。這是要學習,不是我們生來就會有的,所以孫中山先生說:「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學而知;人不能皆好學,必待教而後學。」

第三,我們來看什麼叫做「無偽的信心」。這信心很顯然是對將來的事「眼不見而信」的信心。這是須要操練的,不但是牽涉到個人,而且須要從小培養。我們在提後1章5節看到保羅對提摩太在這一方面的稱許:「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和你母親心裏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見證,讓我聯想到大佈道家慕迪年幼喪父,若不是他母親辛苦「教」「養」他們九個兄弟姐妹長大成人,這世界一百萬以上的靈魂也不會因此得救。

所以總結來看「愛」是從「無虧的良心」—過去的了結。「清潔的心」—現在的學習, 以及「無偽的信心」—將來的操練而來的。至於這節經文的最後三個字「生出來」,在有些譯本翻得更貼切一點,就是「生發出來」或作「如同泉湧出來」(Spring From)。所以我們看見神應許我們如果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能夠維持神的同在,衪的愛會像泉水一樣不斷湧流在我們生命裏頭。很多時候我們真是覺得自己愛心不足,那麼我們就要在「過去」,「現在」和「將來」三方面多多省察,求聖靈光照,讓我們看清楚自己對人和對神是否還有虧欠的地方沒有得到解決;我們現在在神在人面前的存心是否清潔;我們對未來神的帶領的信心是不是有所動搖?這是基本的功課。如果我們不斷的在良心,存心和信心上下功夫,神會不斷的把愛給我們,直到「福杯滿溢」,直到「無處可容。」這是主的應許,主怎麼說,事情就會怎樣成就,這是駁不倒的真理。

信心和愛心

保羅在提摩太前、後書一共七次把「信心」與「愛心」聯在一起講:提前1:19,2:15,4:12,5:11,提後1:13,2:22(這裏的信、德和仁愛,英文就叫Faith and Love),和提後3:10,其中絕大部份是「信心,愛心」,只有一處是「愛心,信心」(提前4:12)那裏保羅勸勉提摩太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作信徒的榜樣,這是講到「外面的榜樣」,而其它地方是講到「裏面的追求。」愛心是容易看見的,人是先看到我們的愛心才認識我們裏頭的「信心」和那信心的作者。可是我們追求的功課往往是從信心下手,然後導至愛心的表現。古語說:「誠於中,行於外。」外面有愛心的彰顯,就證明裏面有信心的泉源。有多少信心,就能活出多少的愛心,這是和提前一章五節的真理相互輝映的。約翰在約翰一書3章23節勉勵我們說:「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他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所以這不只是主的旨意和神僕人的囑咐,信心和愛心也是神的命令。新約聖經裏只有四處提到神的命令,除了約翰一書之外,其它兩處(約12:50和約13:34-35)也都是和信心和愛心有關的。神的命令是我們必須遵守的。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求問神的旨意而卻忽略了神的命令,這豈不是在屬靈的事情上捨本逐末了嗎?主耶穌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由此可見,主很清楚的讓我們知道,他要將他的旨意顯明給那些遵守他命令的人!

保羅在世上最後的見證是在提摩太後書4章7-8節。他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在我們中國歷史上,自古以來用「文章」、「道德」和「事功」來衡量人一生的成就。西方人就比較簡單,他們往往用生命和工作(Life &Work)來給一個人在歷史上的價值定位。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的時候曾經用了一個比喻。他說:「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林後3:3)我們每一個人活在神面前就是一本敞開的書,一篇「公開的文章」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文章在乎內容,不在乎長短,在乎應用的實際,不在乎包裝的精美。所以對於保羅來講,他的「文章」、「道德」和「事功」就是他的「生活」、「信仰」和「工作。」美好的仗是「工作」,當跑的路是「生活」,所信的道是「信仰。」可是這裏聖靈特意安排,讓我們看到的次序安排是「工作」、「生活」和「信仰」,然後才有上頭來的賞賜。我想其中的意義是神要我們從外到內,從「次要」到「主要。」外面「工作」的果效不是福音使者自己能夠完全負責的。保羅一生工作的寫照可以用一句經節作為代表,那就是哥林多前書16章9節的那20個字:「寛大又有功效的門為我開了,並且反對的人也多。」保羅在去羅馬前寫信給那裏的教會說:「在禱告之間常常懇求,或者照神的旨意,終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們那裏去。」(羅1:10)可是三年後他去的時候不但不那麼順利和「平坦」,而且此去成了變為一個因犯去的。不僅如此,保羅還歷經了海上船破的危險(徒27:20),生命的危險(徒27:42)和毒蛇咬傷的危險(徒28:3)。不只如此,保羅最後在羅馬的光景在人看是「工作失敗」,「工人失踪」的。「凡在亞細亞的人都離棄我。」(提後1:15)「我初次申訴,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提後4:16)雖然如此,保羅有主的同在(提後4:17)而且靠著那加給他力量的「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

從前在美國伊利諾州有一個人,他在1831年經商失敗,1832年競選州議員失敗;1833年經商再度失敗;1838年競選州議會議長失敗;1840年競選總統失敗;1843年競選國會議員失敗;1855年競選參議員失敗;1856年競選副總統失敗;1856年競選參議員再度失敗。在一生九次重大失敗(Major Setback)之後,1860年終於當上美國總統。這人就是林肯總統。但四年以後一顆暗殺者的子彈不幸結束了他偉大的一生。和保羅一樣,林肯總統在有生之年並沒有完全嚐到他勞苦所結的果子,看見自己理想最終的實現,但是因著林肯偉大的人格,在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維持了聯邦合一和黑奴的解放。他如今和華盛頓並列為最偉大的總統。西方文化從柏拉圖開始倡導理念(Idea)。美國近代思想家曼肯(Henry Louis Mencken)曾經說過:「為理念去死,無疑是高貴的,可是如果能為一個理念而死,而那理念又是真理的話,那就更高貴了。」(To die for an idea it’s unquestionably noble, but how much nobler would it be if men die for ideas that were true!)主前490年當中國在春秋時代吳越爭霸,勾踐「卧薪嚐膽」的時候,波斯大軍進攻希臘,雅典的軍隊敗之於「馬拉松」平原,有一個士兵叫菲迪浦底斯(Pheidippides)跑40公里的路程回雅典傳報捷報,剛抵城門只喊了一句「雅典嬴了」就因體力消耗過甚倒斃。「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對於這位偉大的古希臘愛國者而言,他生命的終點也是他理想的終點。可是保羅在剛到羅馬的時候就體認到他「向著標竿直跑」的那個標竿是屬天的,因為他指望神在基督裏給他「從上面召我來的獎賞。」(腓3:14)所以今天我們看「保羅在羅馬」之際,我們要為他和他在羅馬初期教會所結的果子感謝神。他們在苦難中覺醒,在覺醒中成長,在成長中同心,在同心中成熟。保羅雖然人在羅馬,可是卻心存基督,以神國的事為念,同時給我們後世的人留下了「愛真理過於愛生命,愛同工過於愛自己」的美好榜樣。保羅身在世界的中心,但是以基督為他生命的中心。在雅典,他向當時文化發出了挑戰;在羅馬,他向全人類發出了挑戰,不把羅馬看作自己的寶座,反而以羅馬作為跳板。保羅和他的同工把福音傳遍了高盧(Gual)和西班牙半島以及地中海其它重要的城市。今天我們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在我們窄小的自我天地裏,有時候因著一些人、事、物的困擾,感覺心裏作難,四壁無門。又有時候我們感覺自己像那玻璃窗上的蒼蠅—前途光明,可是沒有出路。今天,我的負擔就是盼望藉著保羅的榜樣和見證向弟兄姊妹們發出挑戰。今天世代的黑暗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就算是瞎眼我們也該聽得到,除非我們還願意作聾子。現在海峽兩岸是笑貧不笑娼,人人向錢看,上次我回台灣,人家告訴我說:「這個年頭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這種要錢不要命的惡劣風氣真是會把社會帶到一種「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危險光景。

我們常說保羅是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跟他比起來我們就差遠了。可是事實並非如此。神在每一個世代都須要「時代的工人。」恩典在乎神,恩賜也在乎神。而且不論恩賜大小,所求於管家的就是忠心。人若忠心就能將主交託我們的道,用那基督裏的「信心」和「愛心」,不只「牢牢守著」(提後1:14),而且「常常守著。」(提後1:13)俗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到羅馬以前,保羅的負擔是「樹木」,到羅馬以後,保羅的負擔是「樹人。」到羅馬以前,保羅的負擔是「工作」,到了羅馬以後,保羅的負擔是「工人」—包括工人的條件,工人的揀選和工人的見證。更重要的是保羅以自己的榜樣把最重要的兩樣主裏面的學習:「信心」和「愛心」,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2:2)因著這種「傳承的生命」,所以兩千年後的今天教會還能夠在世界各處「放胆傳講神國的道…並沒有人禁止。」(徒28:31)

後記

上期「哈浸」,作者談「保羅在雅典」,本文所討論的題目是「保羅在羅馬。」雖然這是前面題目自然的延續,但是「保羅在羅馬」卻是一個更大的題目。「保羅在雅典」的見證是保羅在文化中心的雅典向當時希臘文化的挑戰。可是「保羅在羅馬」的見證卻是使徒保羅在當時世界政治中心的羅馬向全世界和以後世代的挑戰,所以須要更多的禱告和更多的時間來撰寫。可是不論功效如何,我的負擔在這一方面和保羅是相同的,那就是定意不用「高言大智」,也不用「智慧和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好叫朋友們信福音,眾聖徒得幫助,「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不但如此,我也盼望弟兄姐妹為我禱告,好叫這個不堪使用的器血,能夠「放膽傳講神國的道」,不講「似是而非」的話,不傳「不關痛癢」的道,敢向「異端邪說」和屬靈的「牛鬼蛇神」挑戰,像保羅上羅馬一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魚與熊掌之間能靠主的恩典作「明哲而不保身」的選擇—這就是我的負擔。如果本文有不合這個標準和不週全的地方,請父老兄弟姐妹們多多寬容,並且給我指正。

保羅在雅典

保羅在雅典的停留是發生在使徒保羅第二次宣教旅行開始以後不久,時間大約是主後49 年末或是 50 年初。那時羅馬帝國的版圖包括了大部份西方世界所知道的領土。從外表來看,羅馬雖然是地緣政治的中心,可是希臘文化,包括它的語言、思想、科學、藝術和建築卻是西方世界生活的實質,而雅典正是這個高度文明的中心和它的學術重鎮。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一章曾經說:「猶太人,要神蹟,希臘人,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架的基督。」如果基督教只是尋求智慧的話,那麼保羅必須經過雅典。他必須要去那裏觀摩觀摩偉大的亞可里斯的神廟,去和柏拉圖學院的人開開學術研討會。可是,保羅不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雅典的。套一句我們中國人的話,他到雅典那種狼狽的情形,正像「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先是在腓立比,保羅、西拉被掍打,被監禁,後來在帖撒羅尼迦他們受到市井匪類的騷擾。使徒行傳17 章10 節說:「弟兄們隨即在夜間打發他們去庇哩亞。」在庇哩亞有不少人信主,可是逼迫和攪擾也接踵而至。在不得已的情形下,「當時弟兄們便打發保羅往海邊去,西拉提摩太仍住在庇哩亞」準備日後跟保羅在雅典會合。

在保羅一生中,聖經裏至少有五次提到神在異象中向他顯現,每一次都是和他為主作見證有關。這正和使徒行傳的中心思想完全吻合。在使徒行傳 1 章 8 節,主耶穌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整卷使徒行傳也可以根據「耶路撒冷」(1 到 7章),「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8 到 12 章)和「直到地極」(13 章到 28章)來分段。1 到12 章以彼得的工作為主,13 章以後不提別人,只講保羅的工作。其實,都是聖靈的工作。所以使徒行傳又稱為「聖靈行傳。」

現在讓我們回頭來講保羅的異象。保羅所領受的第一個異象就是第 9 章裏所記載的「大馬士革的異象」,也就是後來在26章19節他提到的「天上來的異象」。這是保羅悔改的見證。第二次的異象是在第16章裏面提到的「馬其頓的異象」。這個異象和本文的主題有關。在這異象裏,主藉著一個馬其頓人的請求,呼召保羅到歐洲為主作見證。第三次的異象是「哥林多的異象」。在哥林多,「夜間,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裏,我有許多的百姓。」(18: 9)這是在本地為主作見證的異象,神沒有要我們「捨近求遠」,也不喜悅我們「好高鶩遠」。第四次的異象是在耶路撒冷的異象,第 23 章11 節提及到外邦為主作見證的事。最後一次是保羅在海上急難之中領受的異象,賜平安的神差遣他的使者叫保羅不要害怕,因為他「必站在凱撒面前」作見證。

使命必須先有異象。一般人對異象的瞭解是主怎麼指示,事情就會照樣成就。可是,「萬事起頭難。」從馬其頓的第一站腓立比開始,保羅所經歷的遭遇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寬大又有功效的門為我開了,並且反對的人也多。」(林前16: 9)七年以後,當保羅在哥林多寫羅馬書的時候,他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8:35-37)可能就是指他剛到馬其頓這一段的經歷。

現在,保羅獨自一個人來到雅典。「獨在異鄉為異客。」沒有同工的幫助,沒有教會的支持。可是保羅有沒有在那裏自怨、自哀和自憐呢?他沒有。因為保羅是身在雅典,可是心在基督。保羅「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裏著急。」他起先在猶太人中間,後來在街市上和學院裏向希臘人傳基督復活的道。過了一些日子,他們就請他到亞略巴古去說明他所傳的道。亞略巴古是地名,也是一個集團的名字。它有點像今天美國的最高法院,可是又跟最高法院不盡然相同。本來亞略巴古是雅典這城邦國家的最高統治機構,可是到保羅的時代,亞略巴古已經沒有實際行政的權力,而只是一個非正式的團體。它的功能僅限於用議會討論的方式來決定哪些新的學說可以在雅典傳講,哪些不可以。因此,當他們「邀請」保羅在他們開會的時候來,表面上是來分享他的「新道」,但事實上保羅那天是站在學術上被指控的地位陳明自己的信仰,是在後來保羅不得不離開雅典以前唯一的,也是最後的一次機會為自己辯護。雅典在亞里斯多德創立了邊走邊講的里克昂(Lyceum)派學術討論以後,到保羅的時候已經有300 年的歷史。這種邊走邊講(Discussion took place while walking about)沿習到後來導至雅典人習慣在街上到處說說聽聽任何新奇的學說或理論。可是那一天在Mars Hill 保羅站起來在雅典人中間開口講道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走動,沒有一個人作聲,眾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動人的演說和真誠的態度緊緊地抓住了。不用講稿,可是胸有成竹,保羅在聖靈的帶領下開始他一生最有名的演講:「眾位雅典人哪…」

使徒行傳裏關於保羅的講道有整篇記錄的一共有六到七次,可是也有些地方是沒有詳細記載,但有要點節錄的。比如說,保羅在腓力斯巡撫面前的講論就是一個例子:「保羅講論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徒24 章 25 節)如果我們用同樣的方式來為這篇演講作結論的話,保羅在雅典那天用「神」和「人」這兩個字不下15 次之多。他講到「創造」(徒 17: 24,26);他提到「復活」(徒 17: 31),也指出「審判」(徒17: 31)。另一方面,保羅講到「尋求」(徒17:27),點到「憑據」(徒 17: 31),也提起「悔改」(徒 17: 30)。前三者:「創造」、「復活」和「審判」是神要作或已經作的事。後三者:「尋求」、「‘{據}和「悔改」是關乎人或是人應當作的事。神創造了萬物,神也創造了我們人類。耶穌基督來了,「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他是神的兒子。」「將來他還要再來,按公義審判天下。」我們人須要尋求神「凡到神面前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在我們尋求過程中,神也給我「憑據」來幫助我們。「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最後,當我們矇眛無知的時候,就是我們還沒有尋見他,在我們罪惡過犯之中的時候,神不鑑察。不是神不顧念,乃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聽到福音。 但是感謝神,今天既然福音已經臨到了我們,我們「義無反顧」只有選擇悔改這條路。因為「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創造」是過去,「審判」是將來。今天我們在尋求神的路上,神給我們那麼多「鐵證待判」的「據」,叫耶穌從死裏復活,就是希望我們「悔改」,在基督裏作新造的人。「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林後 5: 17)

聖經上說希臘人求智慧。從蘇格拉底追求真善美(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開始,他的學生柏拉圖在雅典創辦學園(Academy)影響西方「形而上學」和「政治哲學」長達 2300年以上。柏拉圖最有名的學生是亞里士多德。他在學園讀書20 年之久,直到他的老師過世。亞里士多德創立「形式邏輯學」,奠定「理性思維」,強調人類思考和分析自然界客觀真理,可是排除設計自然規律的造物主。是好是壞,他的學說對西方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亞里士多德本是馬其頓人,後來他從雅典回到馬其頓應聘作王子「亞歷山大」的老師長達7 年之久,直到亞歷山大登基。回到雅典,亞里士多德在里克昂開設了著名的 Lyceum Academy,從事哲學的講習和科學的研究。西元前327 年亞歷山大過世,反馬其頓派的人佔領了雅典,亞里士多德被起訴因而不得不逃離了雅典。後來在流亡中去世,享年62 歲。「哲人日已遠。」當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的會中第一次對外邦人佈道的時候,這些「一脈相承」的哲學家們已經作古將近300 年了。希臘人,特別是雅典人,以演講著稱。希臘從主前400 多年 Pericles 開民主的先河,演講成為唯一有效的方式。政治家或哲學家能夠說服公民(Citizen)來贊成採納自己的意見。可是保羅深知「無論是猶太人,希臘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林前1:24)所以他不用「高言大智」,也「不用智慧和委婉的言語,乃是用Â}靈和大能的明證」,好叫那天在Mars Hill 的聽眾信主「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

西方文明自從亞里斯多德把哲學的理想帶進理性思維,進而通過實驗和邏輯分析,對自然界作有系統的觀察,本來應當是一個正確發展的方向。不錯,保羅指點我們要用「信主之法」入門,但是神從來沒有排除或壓抑我們人的思想,16 世紀改教以前那種「信仰即可,不必思考」的說法是不合聖經的。在舊約裏面我們看到神要祝福那些「晝夜思想」祂律法的人。在新約裏主稱呼馬利亞是蒙恩的,因為她「反覆思想」天使的話。反覆思想是質,晝夜思想是量,神要我們對「思念上面的事」有所學習的時候,能夠質量並重。

在 21 世紀今天的美國,人類文明和科技的發展已經到了一種「前無古人」的地步。那麼,科學、理念和信仰到底有沒有關係呢?下面我想用一點篇幅來講關於愛因斯坦的事。愛因斯坦1900年在蘇黎士技術師範學院畢業。1905 年他在蘇黎士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連他的博士論文在內,那年他一口氣發表了六篇論文,其中有兩篇是關於布朗ß\動的,兩篇是有關特殊相對論的,一篇是關於光電效應的。這篇有關光電效應的論文使他16年以後(1921)得到諾貝爾物理獎。其實愛因斯坦在科學的領域裏最大的成就還是相對論,包括特殊相對論和普遍相對論。前者應用到等速相對運動的座標系統,而後者則應用到加速相對運動的座標系統。應用不同但是原理是一樣的,那就是用「時空相對性」的原則來解釋光速絕對不變。特殊相對論完成後,愛因斯坦就開始思想建立一個更完美的理論體系,把物理不變的原則應用到加速的座標系統中去。經過八年的努力,和無數的挫折他才在1915年完完全全地完成了他的理想。普遍相對論的數學結構非常深奧複雜,但是它在物理學上的突破卻是相當簡單,那就是不只時間是相對存在,而且萬有引力也是相對存在。他第一次悟出這個道理是在1907 年。那時候愛氏還只是專利審查局的一個小職員。有一天他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忽然間一個念頭一閃地出現:「假若一個人自由的落下,因為他加速的下落,效果就相當於一個向上的萬有引力,而這個向上的引力又剛好抵消了原有的地心引力,所以他就是一個自由的落體。」多年後他回憶當時的情景說:「這個念頭使我大吃一驚,因為這表示這個人不但不會感覺到萬有引力的存在,而且如果他丟出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因為也是自由落體,所以對這個人來講,它們之間相對的關係是靜止的。」當然,他後來把這種相對的原理推而廣之,應用到不是自由落體的情況中。最近坐飛機途中,有一陣子飛機忽然下降忽然上昇,我也隨之一下子感覺自己身輕,一下子感覺自己體重。這個原則是一樣的。因為飛機忽然下降就相當於一個向上的萬有引力部份地抵消了我身體的重量。今天你我能夠明白這個道理是因為它和我們日常的經驗吻合。科學基本上是實證的科學。但是愛因斯坦所以偉大的地方,就是他在追尋普遍相對論漫長的歲月中幾乎是沒有實驗的結果來引導他。自然原是單純的。從蘇格拉底開始,古希臘的哲學家就倡導:「偉大來自簡單的事物。」愈是基本的突破,愈從單純的理念和經驗出發,真是像我們中國人講的「心有靈犀一點通。」可是在這種引發的靈感沒有來到以前,我們不知道要放棄多少過去因經驗得來的假設和理論,在這個靈感來到以後又不知要經過多少奮鬥才能把「理念」化成一個完整的「理論」。有一句古詞說得好:「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等到那個人出現了,一切都變得明朗起來。可是在闌珊的燈火裏,千萬人之中,找到他(也許是你愛的那人),不但要有非凡的眼力,而且要有非常人能具有的耐力。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們的神是自隱的神。除了對保羅那些偉大的器皿衪必須用非常的方式,當頭棒喝來改變他以外,對於你我來講,他卻是在闌珊的燈火中默然愛你,經年累月地透過你周圍的人、事、物來感動你。直到有一天你「驀然回首」了以後,也就是聖靈感動你使你在生命的「理性」和「感性」上有一個基本的突破以後,你就能夠明白為什麼愛因斯坦不只一次的說過:「上帝是不擲骰子的。」愛因斯坦對自然規律的必然性有絕對的信念,但是他在追求創新的事上卻能夠從舊的盒子外面來構思新的盒子該怎麼設計的方案。這種「尊重事實」和「容忍懷疑」的態度是現代科學的基本精神。我們常人因著日常生活的繁忙和自己人生經驗的局限,久而久之自然對超越理智那種形而上,抽象的東西不但不感興趣而且產生了一種存疑的態度。其實因神是恆久忍耐的神,祂才會容忍我們的懷疑。主看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

聖經裏早就確定時間的相對性,只是我們人類未能認清科學是在追求「相對的真理」,而宗教是在追求「絕對的真理。」雖然一個是相對,一個是絕對,但是兩者並存互通性的地方比比皆是。大凡一個不是迷信的宗教,它都會告訴你:「主觀的信仰必須建築在客觀的事實上。」基督耶穌從死裏復活是歷史的事實,可是我們對這位復活主的信仰卻是主觀的經歷。「耶穌是現代人的需要。」今天人的困擾就是把「相對」當作「絕對」,把「絕對」當作「相對」。不瞭解客觀的事實,也不接受主觀的經歷,「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工具要對,果效才有。林肯有一句名言:「人生有如文章,在乎內容,不在乎長短。」我覺得不妨加上下面一句話,那就是:「生命有如道路,在乎方向,不在乎距離。」人生信仰的追求主要是方向的問題,而不僅是距離、速度和快慢的問題。方向如果有偏差,時間越久,誤差反而越大。如果背道而馳的話,那我們就永遠和真理沾不上邊了。

感謝讚美主,「東離西有多遠,神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天離地有多高,神對我們的慈愛也有多大。」當年的雅典人因為不信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事實,他們所信的神也就只能局限在人生大限的這一邊。是「人手所造」的,也是他們所不認識的。他們譏誚,他們客氣的拒絕(「我們再聽你講這個吧!」)然而神的工作不因人的不信受到攔阻。保羅沒有灰心喪膽。他後來離開了雅典繼續往西去,在哥林多和西拉、提摩太會合,在那裏建立教會,有美好的服事。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後來他因著哥林多教會的需要,寫了哥林多前後書,成為歷代教會的祝福。

所以從一方面來講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來看當時保羅作工的果效。可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真的要讚美主。因著保羅這種無論得時不得時務要傳道的精神,使他這篇講道成了千古不朽的名著,和 Pericles (495B.C)的Funeral speech 和Demosthenes 喚起雅典人扺抗馬其頓演講並列為古希臘史上的三大演說,而且根據John Pollock 的統計,後來有幾百本書就是為這篇演講而寫的。兩千年來多少「人手所造的」殿堂廟宇被興起又被拆毀,可是主的道卻永遠長存。更奇妙的是就在保羅那天講道眼目可及的亞可里斯山上最大的神廟,也就是今天觀光客必訪之地的巴士諾神廟(Parthenon),幾百年之後成為了一座教堂。19 世紀希臘復國之後,在神廟的旁邊建立起一個旗竿,高掛著以十字架為標記的希臘國旗。每年在耶穌受難節的那一天希臘政府降下這面國旗作為紀念。三天以後,在復活節的早晨天剛亮的時候再冉冉昇起,以示慶祝。主後66 年使徒保羅在羅馬殉道,息了他地上的勞苦。保羅在剛剛出來傳道的時候,有一次講道勸勉門徒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的艱難。」(徒14:22)後來在神的安排下,這句話居然成為他一生的寫照。可是,我們要感謝主,因為他「在主裏的勞苦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58)保羅在雅典,在將近兩千年以後的今天我們來看這件事,我們到底學習到什麼呢?據我的意見,我們至少應當看到下面兩點:第一,保羅的見證。我們知道保羅是處處以基督的事為念的。他雖然人在雅典,可是心存基督。在知其不可為的情況下放膽傳道。所以他能夠說:「為己無所求,為主求一切。」(I want nothing for myself; I want everything for the Lord.)為自己的享樂無所要求,可是為神國的好處不但迫切祈求,而且盡心竭力。當世人「矇眛無知的時候」,他們是「為主無所求」,信不信主沒有關係,星期天來不來教會無所謂,「為己求一切」,世上的享樂要求最好的,名利地位要求最高的。保羅不但不是這樣,而且聖經上這樣為他作見證說,這人「是為我主耶穌基督的名不顧性命的。」人縱然不要求世上的享受,但是總會愛惜自己性命。蓋棺論定保羅所以難能可貴也就在這裏。第二,我們的回應。21 世紀的今天我們在康州的 Hartford,如果你已經信主的話,我為您感謝主。你不妨把保羅的名字換作你的名字,把雅典這個地名換成Hartford 或任何一個你目前居住的城市。然後捫心自問,看看我在這裏到底為主作了些什麼?我能夠為主作什麼?我有沒有保羅那種的負擔?那樣的「焦急」和那些「為道迫切」的心態?如果你還沒有信主,我為您禱告。

亞略巴古那次的聚會從各方面來看很像今天的佈道會。性質雖然不同,可是對象卻是很類似,大部份是沒有聽過福音的朋友們。設想你當時也在場的話,你的回應是譏誚呢?是客氣的推辭呢?還是像其中有幾個人信了主?不但相信救主而且信從真理。主耶穌他能,他肯作你的救主和你的主,只要你願意打開你的心門來接待衪,因為「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1:12)有一位古希臘哲學家曾經這樣說過:「真理可能會傷到你,但是它還是真理。」(The truth may hurt you, but it is still the truth.)耶穌來不只是傳講真理,為真理作見證,聖經上說,他就是真理。很多人因著耶穌在真理上那麼絕對,所以第一個關卡(信主)就沒有能過,以致多年在真理的門外徘徊。其實我們如果在慕道的路上能換一種方式,也許用一種比較客觀的角度來看基督教的話,可能會得到一些不同的啓發。說得明白一點,基督教和基督是分不開的,沒有基督就沒有基督教。就算我們不能接受他是真理這回事,我們至少可以看看他所說的話是不是真理,比較比較他的為人處世是不是合乎真理的標凖。福音書裏面記載的不外乎耶穌所「說」的和耶穌所「作」的。「聽其言,觀其行,然後可以知其人。」這是中國自古衡量起用人才的方法。就是以今天的尺度來看,耶穌「知名度」之高是你我都望塵莫及的。可是我們要知道「出名容易,成名難。」出名或許可以靠運氣,靠機會,靠人捧。但是要把名聲一直維持下去,卻得靠真財實料,靠不斷的努力。「真理因辯而明。」兩千年來多少的文人哲士談論耶穌的真理,辯論耶穌的復活,但沒有一個人的存疑是站立得住的。中國人說「亡羊補牢」,西方人說:Close 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left。如果一個人在真理的追尋上發現了去新大陸的捷徑是和過去他的理想截然不同的話,一個真正願意對真理負責的人,他一定肯放棄過去的成見,改變自我的堅持。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真理」是對與錯的選擇,「道路」是前進的方法,而「生命」是完成的動力。但願你我在真理的追尋上能夠成為「同路人」。

—後記—
今年暑假(2004)將是我信主四十年的里程碑。回想前半生我沒有信主以前自己是生活在另一個受苦受難受磨煉的世界。前程茫茫,苦多於甜,「成長」了但沒有成熟,定型更談不上。俗語說「世事如棋」。圍棋的特點之處,就在於它的「黑白分明。」日本人叫圍棋下得好的高手為「勝負師」,因為圍棋是個勝負的世界。在今天講究競爭的現代西方文化中生活,我不但越來越覺得「離了主我就不能作什麼」,而且更加深體會到屬靈實際的重要。其中第一緊要的就是弟兄之間(當然包括姊妹)彼此切實的相愛—甚至到願意為對方捨命的地步。不然我們的「屬靈」會可能變成「屬零」。哥林多前書 4:9 說:「我們成了一台劇,給天使和世人觀看。」人生的舞台在不停的旋轉,轉到另外一個場景的時候,我們就必須扮演神分配給我們的另一個角色。在這靜靜的深夜裏,憶往思今,故交已漸零落,自己也年過五十。皓月當空,萬籟俱寂,回首塵程,往事如煙,斯人已逝,永不可掇…在青山碧水之間,我不禁讚歎出:「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
(詩 8: 1)。

詩篇九十篇 ─ 神人關係的延續性

A. 全篇宗旨(一節)─ 開宗明義,摩西指出神是我們的居所,是我們的投靠處,是我們的避難所。在神的「居所」,是神戴冠冕,坐寳座,居首位,掌王權 ─ 祂是「主」。祂是「主」的真正涵義在於我們是本于祂(過去),屬於祂(現在),也要歸于祂(將來)。神的居所成爲我們的居所是由於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捨身爲我,才使神人和好,天人合一。我心痛苦不能安息,除非我心,安息于主。主作我們的居所,才是真正的安息;不只是我們個人,我們家庭的安息,而且這安息是屬於「世世代代」的。在世代的更替中,永恒的真理得以延續在於傳承的生命;故此,摩西有這樣大的讚嘆:「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在這裡,用「世世代代」勝過用「永遠」,因爲這樣一來,詩篇九十篇馬上把我們帶到「神人關係」的主題面前來看這個關係的延續性。

B. 神的永能(二、三節)─ 神的永能和神性,客觀來講,是祂在時空上的超越;主觀來看,是在祂對人類的啓示。「歷史」是關乎神在「時間」座標上的啓示(Revelation in Time),而「創造」是關乎神在「空間」座標里的啓示(Revelation in Space)。神是自有永有的神,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神活在永恒的现在(Eternity Now),祂的手在掌管歷史巨輪的前進,永不停止;祂創造了世人,給他們生命,也使他們歸回,因爲人出於塵土,也必至終歸于塵土。(創3:19)這不只是我們的命運,也是神的命定。

C. 人的有限(四至六節)─ 人生「三如」:如水沖去(人生急促,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如睡一覺(浮生若夢,夢醒時、是非成敗轉頭空);如生長的草(人生短促,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短促和急促之間,人生如夢初醒,「像飢餓的人夢中吃飯,醒了仍覺腹空;或像口渴的人夢中喝水,醒了仍覺發昏。」(賽29:8)

D. 人的罪孽(七至九節)─ 神的「三怒」:怒氣、忿怒、震怒。神發怒,不是感情用事,乃是因我們或隱或現的「罪孽。」沒有事能夠逃過神的眼目;萬事都在祂的面光之中。摩西從用「你們」、「他們」的字眼,進入這一段用到「我們。」人生的「三如」基本上是客觀的觀察,而我們的罪孽卻是主觀的經歷。因著我們罪的重擔,所以人生「好像一聲歎息。」這種身同感受,不僅是古人詩賦的講究,而且是我們每個人切身的體騐。

E. 人的虛無(九至十一節)─ 今天,人的平均壽命也不過是七、八十歲(中國: 71.9)。古云:「人年五十,不稱夭壽。」又有言:「人生七十才開始。」人生自古誰無死?就算我們能活到百歲,值得記念的(人所矜誇的來自留念)成敗得失不過是一生勞苦愁煩的果效,真是「是非成敗轉頭空。」所以,我們「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林后10:17)而不誇那些過眼煙雲、車水馬龍「虛浮的榮耀。」(腓2:3)第十一節的兩句問話點到人生的「兩個無奈」:(1)「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人會有此問題,是因爲他不知道如何認識神;(2)「誰按著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是因爲他不曉得如何敬畏神。敬畏神來自認識神;認識神是敬畏神的根基。人的得救在於認識神;人對神進一步的事奉在於對祂的敬畏。從認識神到敬畏神我們才真正找到人生的意義。

F. 認識神的徒徑(十二至十五節)─ 「四個追求」:
(1)智慧的心(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
(2)憐憫恩惠(求你轉回,為你的僕人後悔)
(3)慈愛中的喜樂(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
(4)苦難中的喜樂(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我們的追求也是我們的學習。知道人生年日的有限,才明白認識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雅各書一章五節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詩人說:「我受苦是與我有益,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認識神的徒徑上,受苦往往是學習的捷徑。

G. 事奉神的徒徑(十六至十七節)─ 「四個願望」:
(1)神的顯現(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
(2)恩澤後代(願你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
(3)神的榮耀(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
(4)堅固我們在祂面前的擺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做的)。

從摩西開始,神的顯現是一切真事奉的開始。神的顯現就是顯明祂的榮耀。如果我們盼望自己的兒女以及我們兒女的兒女,不只認識神而且長盛不衰、代有人才事奉祂,那我們就要從小在主裏教導他們,「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事奉神是為了榮耀祂的名。當詩人說:「耶和華啊,榮耀不要歸與我們,不要歸與我們;要因你的慈愛和誠實歸在你的名下」(詩115:1)他的情詞是何等的迫切!我們的工作能堅固,在於我們這個人在神面前是不是夠堅固。我們所「作」的與我們所「是」的,如果表裏不一,我們的工作不可能長久。致終,這世代會發現:榮耀歸與「神的工作」是金銀寶石;榮耀歸與「人的工作」是草木禾稭。「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127:1)

主啊,你世世代代「是」我們的居所。